一种胸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049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管体以及从管体的顶部插入的穿刺针组件,在所述管体的内部设置有能够牵引管体弯曲的导丝,其中导丝能够从管体的顶部穿出;所述管体偏下位置处开设有导流孔,在管体的顶部通过软连接件连接有单向阀以及鲁尔盖,所述单向阀一端能够安装到管体上方,另一端能够连接到鲁尔盖或者引流瓶。本申请通过设置与引流管配套设计的单向阀,可以杜绝在引流过程中出现积液逆流的情况,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与传统引流管不同的是保证密闭性的结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设计的引流瓶可以进行堵塞检测以及检测患者病情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胸腔引流管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传统的引流管容易发生堵塞,导致引流不畅;由于患者不可避免的移动,导致在引流过程中发生积液逆流的情况,患者的舒适度较差。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风险;另外在结构上,为了保证密闭性,导致引流管加工上要求较高,很多情况下需要一体开模,成本居高不下,自然费用较为昂贵。

2、比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4127925a,专利名称为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的现有专利技术中,具体公开了“包括穿刺套管、穿刺针、引流管组、第一连接部以及引流瓶,引流管组包括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穿刺套管一端设有第一体挡体;穿刺针设有第二挡体和穿刺手柄,穿刺针上的第二挡体与穿刺套管上的第一挡体相配合,使穿刺套管可以固定在穿刺针上,穿刺手柄方便手术时操作。通过第一连接部将人体胸腔内的积液,积气排出体内,再通过引流管将排出体内的积液、积气收集在引流瓶内,方便化验、计量和处理,穿刺后穿刺套管易固定,操作简单,创伤小,可以调节流速,减轻患者的痛苦,安全性能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以及从管体(1)的顶部插入的穿刺针组件,在所述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能够牵引管体(1)弯曲的导丝(4),其中导丝(4)能够从管体(1)的顶部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有外针(5)和内针(6),所述外针(5)从管体(1)顶部插入,所述内针(6)从外针(5)的顶部插入并从外针(5)和管体(1)的底部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6)尖端为三棱刺,且安装好后的内针(6)长度长于管体(1)底部管口4mm-8mm。p>

4.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以及从管体(1)的顶部插入的穿刺针组件,在所述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能够牵引管体(1)弯曲的导丝(4),其中导丝(4)能够从管体(1)的顶部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有外针(5)和内针(6),所述外针(5)从管体(1)顶部插入,所述内针(6)从外针(5)的顶部插入并从外针(5)和管体(1)的底部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6)尖端为三棱刺,且安装好后的内针(6)长度长于管体(1)底部管口4mm-8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采用软管,其底部管口为圆锥形收口,外针(5)的末端支撑在圆锥形收口直径宽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件(8)的两端以及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两端的安装孔分别用来安装鲁尔盖(10)以及位于管体(1)顶部的包胶件(2),位于中间的安装孔用来安装单向阀(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禾颖彭丽静胡效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