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1、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一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电池充电时间成为消费者购买和驾驶电动汽车的较大关注点。
2、当电池的充电时间被压缩,单位时间内电池释放的热量将大幅增加,在电池材料不变的前提下,增强电池包的散热能力成为重中之重。现有技术存在通过电池箱内蒸发液态相变材料来散热的技术方案,但当液态的相变材料过量气化,会导致电池箱内气压过大而对电池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系统,避免电池箱内气压过大而对电池造成伤害,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电池系统,包含电池箱和泄压室,所述电池箱内容纳有电池、相变材料及第一换热结构,所述相变材料受热气化,所述第一换热结构用于冷却气化后的所述相变材料,所述电池箱与所述泄压室连通,所述电池箱的内部气压达到气压阈值时向所述泄压室排气泄压。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室与所述电池箱之间通过泄压通路连通,所述泄压通路上设有自所述电池箱向所述泄压室方向导通的第一单向阀,用于在所述电池箱的内部气压达到气压阈值时向所述泄压室排气泄压。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通路连通于所述电池箱的顶部。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通路配置为管路结构,沿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所述泄压通路的下游端位于所述泄压室内且靠近
7、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电池箱的内部气压达到气压阈值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开启;其中,所述气压阈值为所述电池达到正常工作温度范围的上限时,对应的所述电池箱内的气压值。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室内设置有第二换热结构,所述第二换热结构用于冷却进入所述泄压室的气态的所述相变材料。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箱和所述泄压室之间通过回流通路连通,所述回流通路上设有自所述泄压室向所述电池箱方向导通的第二单向阀,用于所述泄压室内冷凝为液态的所述相变材料回流至所述电池箱。
10、在一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所述回流通路的上游端连通于所述泄压室的底部。
11、在一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所述回流通路的下游端连通于所述电池箱的顶部。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室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泄压室内存留的冷凝为液体的所述相变材料的液位,当所述液位达到设定液位时,所述液位传感器发出预警。
13、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换热结构冷却气化后的相变材料,使得电池箱具有一定降压能力,而当第一换热结构不足以控制电池箱内的气压时,电池箱内气压过高而达到气压阈值时能够向泄压室排气以减小电池箱内部的气压,避免电池箱内气压过高而对电池造成伤害,提高电池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电池箱(1)和泄压室(2),所述电池箱(1)内容纳有电池(11)、相变材料(12)及第一换热结构(13),所述相变材料(12)受热气化,所述第一换热结构(13)用于冷却气化后的所述相变材料(12),所述电池箱(1)与所述泄压室(2)连通,所述电池箱(1)的内部气压达到气压阈值时向所述泄压室(2)排气泄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室(2)与所述电池箱(1)之间通过泄压通路(4)连通,所述泄压通路(4)上设有自所述电池箱(1)向所述泄压室(2)方向导通的第一单向阀(3),用于在所述电池箱(1)的内部气压达到气压阈值时向所述泄压室(2)排气泄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通路(4)连通于所述电池箱(1)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通路(4)配置为管路结构,沿所述第一单向阀(3)的导通方向(G),所述泄压通路(4)的下游端(41)位于所述泄压室(2)内且靠近所述泄压室(2)的顶部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室(2)内设置有第二换热结构(21),所述第二换热结构(21)用于冷却进入所述泄压室(2)的气态的所述相变材料(12)。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1)和所述泄压室(2)之间通过回流通路(6)连通,所述回流通路(6)上设有自所述泄压室(2)向所述电池箱(1)方向导通的第二单向阀(5),用于所述泄压室(2)内冷凝为液态的所述相变材料(12)回流至所述电池箱(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单向阀(5)的导通方向(L),所述回流通路(6)的上游端(61)连通于所述泄压室(2)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单向阀(5)的导通方向(L),所述回流通路(6)的下游端(62)连通于所述电池箱(1)的顶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室(2)内设有液位传感器(22),所述液位传感器(22)用于监测所述泄压室(2)内存留的冷凝为液体的所述相变材料(12)的液位,当所述液位达到设定液位时,所述液位传感器(22)发出预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电池箱(1)和泄压室(2),所述电池箱(1)内容纳有电池(11)、相变材料(12)及第一换热结构(13),所述相变材料(12)受热气化,所述第一换热结构(13)用于冷却气化后的所述相变材料(12),所述电池箱(1)与所述泄压室(2)连通,所述电池箱(1)的内部气压达到气压阈值时向所述泄压室(2)排气泄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室(2)与所述电池箱(1)之间通过泄压通路(4)连通,所述泄压通路(4)上设有自所述电池箱(1)向所述泄压室(2)方向导通的第一单向阀(3),用于在所述电池箱(1)的内部气压达到气压阈值时向所述泄压室(2)排气泄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通路(4)连通于所述电池箱(1)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通路(4)配置为管路结构,沿所述第一单向阀(3)的导通方向(g),所述泄压通路(4)的下游端(41)位于所述泄压室(2)内且靠近所述泄压室(2)的顶部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箱(1)的内部气压达到气压阈值时,所述第一单向阀(3)开启;其中,所述气压阈值为所述电池(11)达到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家伟,高秋明,李斌,肖宁强,
申请(专利权)人: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