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死角无滤液残留胶囊型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993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死角无滤液残留胶囊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端盖组件、滤芯、阀门组件和溢料槽组件。端盖组件为喇叭型,用于保证进出液无残留。端盖组件与外壳固定连接,滤芯设于外壳内部。溢料槽组件设有若干个,均设于滤芯上,用于保证焊接后过滤器表面无溢料,不会产生过滤死角。端盖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阀门组件包括排气阀门和排污阀门,排气阀门套设于第一端盖上,所述排污阀门套设于第二端盖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胶囊型过滤器进出液通道为无死角喇叭口设计,保证进出液无残留;喇叭口设计能够适应多规格接口与过滤器筒体之间的连接,且能够降低接口处与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滤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死角无滤液残留胶囊型过滤器


技术介绍

1、胶囊型过滤器是一种集滤芯与外壳于一体的过滤器,其特点是一体式使用与拆装,操作简单快速,通常用于实验室小试、中试规模的过滤场景。胶囊型过滤器的滤芯直接焊接在外壳内部,外壳上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待过滤的液体从进液通道进入,充满整个过滤器内部并经过滤芯过滤后,过滤后的液体从出液通道流出。

2、胶囊型过滤器因其一体式的设计,使用方便,过滤器完整性高。但也因为滤芯需要焊接在过滤器外壳内部,过滤器内部极易出现死角,因此要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免出现积液难以排出的问题。同时,焊接过程中,塑料受热熔化流动,凝固后易产生溢边,形成局部沟槽,同样会产生死角导致积液无法排出。当需要过滤不同原液时,积液的存在将对更换后的滤液造成直接污染。

3、因此,亟需研究一种能保证过滤性能的同时,考虑加工、焊接过程,且滤器内部无死角、无滤液残留的胶囊型过滤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死角无滤液残留胶囊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3)、端盖组件、滤芯(4)、阀门组件和溢料槽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无滤液残留胶囊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为一体成型的喇叭形塑料件,所述第一端盖(1)上设有第一接口(11)、第一通道(12)和第一焊接端盖(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死角无滤液残留胶囊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14)的外圈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凸起(141),所述第一凸起(141)的端部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无滤液残留胶囊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死角无滤液残留胶囊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3)、端盖组件、滤芯(4)、阀门组件和溢料槽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无滤液残留胶囊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为一体成型的喇叭形塑料件,所述第一端盖(1)上设有第一接口(11)、第一通道(12)和第一焊接端盖(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死角无滤液残留胶囊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14)的外圈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凸起(141),所述第一凸起(141)的端部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无滤液残留胶囊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2)为一体成型的喇叭形塑料件,所述第二端盖(2)包括第二接口(21)、第二通道(22)和第二焊接端盖(23),所述第二接口(21)与外部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通道(22)贯穿第二端盖(2),所述第二通道(22)用于供过滤后的液体流出,并连接第二接口(21)和第二焊接端盖(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死角无滤液残留胶囊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2)的侧边设有排污通道(24),所述排污通道(24)为l型圆柱孔,所述l型圆柱孔的中心线低于第二焊接端盖(23)的下表面0.5-1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死角无滤液残留胶囊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端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一鸣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