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5975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用电技术中高级测量体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包括,鉴于变分模态分解在盲源分离和特征提取的优势,本方法结合VMD‑FastICA负荷分解和VMD‑Entropy‑LSTM识别算法实现负荷辨识。利用VMD对总负荷功率信号进行分解,得到多个模态分量。根据峭度准则和奇异值分解,对分解后的模态分量进行重构,将单通道盲源分离虚拟成多通道盲源分离输入,然后利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对负荷信号进行分离。通过计算分解负荷波形模态分量的能量和能量熵,构建多维特征矩阵,并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负荷的分类辨识。本方法无需进行事件监测过程,不仅可以保证分离负荷波形的完整性,并能实现负荷运行状态的识别,为需求侧的能耗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用电技术中高级测量体系,尤其涉及一种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负荷监测作为智能电网里高级测量体系(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不可欠缺的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目的是为了获取负荷的工作状态信息,根据工作状态的差异对负荷进行有效的识别。它是实现智能电网的第一步,也是智能用电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细致地分析用户的负荷构成,并获取各种程度的用户用电信息。它对于需求侧响应的管理至关重要,对用户、电力公司等多方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相对于侵入式负荷监测具有无干扰、简便安装和维护、成本效益高以及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等优势。目前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大多为基于事件检测的负荷监测,需要对负荷特征进行高频特征提取,对设备精度要求过高。基于非事件检测的负荷监测减少了事件检测的过程,通过负荷信号先分解再识别的方法实现负荷监测。然而,如何保证在低频采样下,使负荷分解波形相似系数更高,负荷识别准确率更准确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采集是指采集运行负荷的低频数据,频率为1Hz;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信号分解形成多个模态分量包括,将数据预处理后的原始功率信号P(t)分解为K个本征模态分量IMF是调幅调频信号,对每个模态分离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每个分量的单侧频谱,对每一模态函数对应中心频率wk的指数项混叠,将每个模态的单边频谱调制到相应的基频带,每个模态分量都围绕在其中心频率附近,各模态分量之和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采集是指采集运行负荷的低频数据,频率为1hz;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信号分解形成多个模态分量包括,将数据预处理后的原始功率信号p(t)分解为k个本征模态分量imf是调幅调频信号,对每个模态分离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每个分量的单侧频谱,对每一模态函数对应中心频率wk的指数项混叠,将每个模态的单边频谱调制到相应的基频带,每个模态分量都围绕在其中心频率附近,各模态分量之和等于输入信号f(t),以各模态分量的带宽之和最小为约束条件,变分约束问题的具体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模态分量进行选优重构包括,基于峭度准则确定vmd分解的k值,以峭度最大值作为优化的标准,当k=n时,与源信号相关系数最大的imf分量其峭度值最大时,k=n为最佳值,峭度的具体表达式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奇异值分解包括,基于奇异值分解估计源信号数目,构建样本协方差矩阵rx=e[ximf(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扬蔡永翔白浩徐玉韬李巍肖小兵徐敏谈竹奎刘通邓松谈赢杰欧阳广泽杨炜晨吴鹏郑友卓何洪流刘亦朋文贤馗黄如云龙秋风陈宇唐学用要若天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