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承载式车身的后减震器支座及后轮罩总成是底盘与车身连接的硬点,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激励通过减震器传递到后轮罩区域结构,车辆经过有坑洼路段时,减震器支座较容易发生异响,影响整车品质,因此对后轮罩处的结构要求刚度较高。
2、目前传统车身设计结构,后减震器支座、后轮罩、后轮罩加强板进行焊接,与地板纵梁合拼时,后减震器支座与后地板纵梁连接强度弱,断面不连续,对刚度贡献很小,传力不畅,较容易发生开裂及异响问题;且支撑件占用行李箱容积,因行李箱饰板造型较为规整,为避让斜支撑件,整个行李箱盖板需抬高进行避让,大的牺牲了行李箱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身,以现有车身设计中存在的连接刚度问题和行李箱容积被加强结构占用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身,包括:上车身,所述上车身包括:d柱总成;轮罩总成;侧窗总成,所述侧窗总成分别与所述d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总成(2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支座总成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主体(221)设有第一隆起部(223),所述第一隆起部(223)向外隆起并沿纵向延伸,以形成向内侧敞开的第一子腔(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隆起部(223)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隆起部(223)在X向间隔排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总成(2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支座总成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主体(221)设有第一隆起部(223),所述第一隆起部(223)向外隆起并沿纵向延伸,以形成向内侧敞开的第一子腔(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隆起部(223)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隆起部(223)在x向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总成(12)包括轮罩内板(121),所述轮罩内板(121)设有安装槽,所述形成有向外侧隆起的沉台(122),所述沉台(122)与部分所述支座主体(221)对应设置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窗总成(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申祥,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