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空气储能,特别是一种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的隧道式储气硐室。
技术介绍
1、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空气储存能量的新型储能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利用电网中多余能量驱动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并储存在储气装置中。而在电网负荷高峰时,释放高压空气驱动膨胀机做功,将储存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在这一技术中,隧道式地下人工硐室作为储气装置的一种,具有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布置方法灵活等优点,成为压气储能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现阶段对于压缩空气储能隧道式储气硐室平面布置的研究,单个硐室形状多采用直筒型或环状式。对于直筒型的储气硐室而言,其整体呈直线形布置在地下,虽然较环状式施工更方便,但其端部封口处为盲端,在日常维护中盲端处为薄弱环节,不利于增加储气硐室的数量;为此,现有技术常采用环状式储气硐室构造避免现有储气系统需要检修盲端的工作,从而减小维修维护的工作量,如图1所示的一种环状式储气硐室构造,包括环形储气硐室10和竖井20,竖井20与储气硐室10的顶部连接。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根据空气流动原理以及模拟验证发现,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的隧道式储气硐室,包括环形硐室和辅助硐室(2),所述辅助硐室(2)与外界连通,所述环形硐室(1)和所述辅助硐室(2)连接,所述辅助硐室(2)内设有用于封闭所述环形硐室(1)的封堵体(3),所述封堵体(3)处设有气体进出管道(4),所述气体进出管道(4)用于连通所述环形硐室(1)和所述辅助硐室(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储气硐室,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导流板(5)的弧长自所述环形硐室(1)外侧壁(15)所在侧到内侧壁(16)所在侧由短到长设置,且最靠近所述环形硐室(1)内侧壁(16)的所述第一导流板(5)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的隧道式储气硐室,包括环形硐室和辅助硐室(2),所述辅助硐室(2)与外界连通,所述环形硐室(1)和所述辅助硐室(2)连接,所述辅助硐室(2)内设有用于封闭所述环形硐室(1)的封堵体(3),所述封堵体(3)处设有气体进出管道(4),所述气体进出管道(4)用于连通所述环形硐室(1)和所述辅助硐室(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储气硐室,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导流板(5)的弧长自所述环形硐室(1)外侧壁(15)所在侧到内侧壁(16)所在侧由短到长设置,且最靠近所述环形硐室(1)内侧壁(16)的所述第一导流板(5)与所述气体进出管道(4)对接设置,若干所述第一导流板(5)的布置宽度a大于所述气体进出管道(4)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储气硐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硐室(2)与所述环形硐室(1)均呈水平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储气硐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体(3)位于所述辅助硐室(2)与所述环形硐室(1)的连接端,且所述封堵体(3)与所述环形硐室(1)的侧壁齐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式储气硐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硐室(1)包括第一直道(11)、第二直道(12)、第一弯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校勇,耿珺洋,叶欣欣,李建斐,谭海星,刘瑞辉,张健伟,孙海东,徐平,刘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