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雾除草,具体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豆田间精量喷雾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在控制大豆田间杂草泛滥过程中,主要通过喷洒除草剂进行化学防治,喷施除草剂作为最主要的杂草防治方式,具有作业效率高、成本低廉等众多优势,通过对田间进行全覆盖的不间断连续喷洒农药,当农作物病害或草害大面积严重发生时,可快速进行防控,但更多情况下的病虫草害并不会覆盖整个农田,只有部分农药被有效利用,尤其在作物苗期除草时,杂草植株较小,裸露的土地占主要面积,大部分农药落入土壤当中,对环境容易造成一定污染和破坏,同时容易出现较多除草剂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豆田间精量喷雾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豆田间精量喷雾机器人,包括车体、十字滑台、车载电脑、主控机构;
4、车体能够起到承载的作用,所述车体顶面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豆田间精量喷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豆田间精量喷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1)顶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12),所述固定支架(410)底端固定连接有红外测距传感器(4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豆田间精量喷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豆田间精量喷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0)顶部位于安装板(111)与存放机构(200)之间设置有固定壳(140),所述固定壳(140)内部设置有水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豆田间精量喷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豆田间精量喷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1)顶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12),所述固定支架(410)底端固定连接有红外测距传感器(4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豆田间精量喷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豆田间精量喷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0)顶部位于安装板(111)与存放机构(200)之间设置有固定壳(140),所述固定壳(140)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入端连通有与固定壳(140)侧面固定连接的过滤器(141),所述水泵输出端连通有与固定壳(140)内侧面固定连接的输送管(150),所述输送管(150)侧面设置有流量传感器(151),所述输送管(150)内部设置有流量比例阀(152),所述输送管(150)一端连通有软管(160),所述软管(160)一端与喷头(420)顶部连通,所述输送管(150)顶部连通有减压管一(170)与减压管二(180),所述减压管一(170)侧面设置有电动球阀(171),所述减压管二(180)侧面设置有手动调节阀(18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豆田间精量喷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机构(200)包括箱体(210),所述箱体(210)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10)顶面上,所述箱体(210)侧面与过滤器(141)侧面固定连接,且箱体(210)侧面与固定壳(140)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210)内侧面顶部连通有进液管(211),所述箱体(210)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与进液管(211)连通的两个连接管(213),所述减压管一(170)与减压管二(180)顶端均与相邻连接管(213)端部连通,所述箱体(210)侧面底部连通有出液框(212),所述过滤器(141)连通有与出液框(212)连通的连通管(142),所述进液管(211)内部与出液框(212)底部均设置有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豆田间精量喷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30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豆田间精量喷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0)内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骅,周少豪,周瑞,张磊,李乐,肖坦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