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又称为砼,其主要由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原料制备而成,其凝结硬化后成为一种不均匀的、多孔的人造石材,内部客观存在着大量难以避免的孔隙和微裂缝。服役环境中的各种有害介质常通过这些孔隙和微裂缝侵入混凝土材料的内部,使混凝土结构由表及里逐渐开始劣化,产生不同程度的侵蚀。长时间的侵蚀不仅会造成混凝土建筑物不够美观悦目,还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缩短混凝土构筑物的使用年限。
2、目前增强混凝土耐久性能的主要方式有优化配合比、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表面防护三种。其中优化配合比、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主要用于新建混凝土工程,这两种方式已经有大量研究,也取得较好效果。而表面防护不仅可用于既有混凝土工程,也适用于新建混凝土工程,但表面防护方式的相关研究还较少,且缺乏系统性。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表面防护剂为防水剂,主要有机防水剂和无机防水剂两大类,但它们各自均存在一定的不足。有机防水剂防水效果好,施工方便,不受施工基材形状限制,但其失效快,不能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防水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聚硅氧烷乳液30~50份、氟硅酸镁1~5份、纳米二氧化硅2~6份、甲基硅酸钠5~15份、三异丙醇胺0.5~2份、聚羧酸减水剂1~3份、聚丙烯酸钠1~3份、硅酸钾4~8份、硅酸锂2~5份和水35~5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复合型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防水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聚硅氧烷乳液40份、氟硅酸镁2份、纳米二氧化硅3份、甲基硅酸钠10份、三异丙醇胺1份、聚羧酸减水剂2份、聚丙烯酸钠2份、硅酸钾6份、硅酸锂3份和水45份。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防水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聚硅氧烷乳液30~50份、氟硅酸镁1~5份、纳米二氧化硅2~6份、甲基硅酸钠5~15份、三异丙醇胺0.5~2份、聚羧酸减水剂1~3份、聚丙烯酸钠1~3份、硅酸钾4~8份、硅酸锂2~5份和水35~5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复合型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防水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聚硅氧烷乳液40份、氟硅酸镁2份、纳米二氧化硅3份、甲基硅酸钠10份、三异丙醇胺1份、聚羧酸减水剂2份、聚丙烯酸钠2份、硅酸钾6份、硅酸锂3份和水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无机复合型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硅氧烷乳液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硅烷20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0份、三乙氧基硅烷15份、硅酸乙酯15份、乙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豪,谭皓予,姜瑜,郭腾,黄嘉灏,闫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