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织布机,具体为一种自动更换纬管机的穿线、放管及摆线组件。
技术介绍
1、织布机,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等,早期的织布机都是依靠人力带动的织布机。无梭织布机技术自19世纪起就着手研究,自50年代起逐步推向国际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新型的无梭织机陆续投入市场。无梭织机对改进织物和提高织机的效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世界各国被广泛采用,并加快了织造设备改造的进程,出现了以无梭织机更新替代有梭织机的大趋势。
2、线梭是织布机上用来把纬线穿在经线上,帮助编织出布料的组件之一,纬管则是线梭上用来缠绕纬线的组件,而织布机织布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更换纬管,人工更换纬管的方式,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风险,故而提出了一种自动更换纬管机的穿线、放管及摆线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更换纬管机的穿线、放管及摆线组件,具备自动更换纬管等优点,解决了织布机织布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更换纬管,人工更换纬管的方式,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更换纬管机的穿线、放管及摆线组件,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后侧设置有安装板(2),所述机架(1)的顶部中心设置有放管组件(3),所述机架(1)的顶部且位于放管组件(3)的上方设置有直线模组(4),所述直线模组(4)上设置有摆线组件(5),所述安装板(2)的正面左端设置有穿线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更换纬管机的穿线、放管及摆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组件(6)包括转动台(601)、转动盘(602)、安装架(603)、吸气嘴(604)、收光器(605)、第二气缸(606)和连接块(607),所述安装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更换纬管机的穿线、放管及摆线组件,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后侧设置有安装板(2),所述机架(1)的顶部中心设置有放管组件(3),所述机架(1)的顶部且位于放管组件(3)的上方设置有直线模组(4),所述直线模组(4)上设置有摆线组件(5),所述安装板(2)的正面左端设置有穿线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更换纬管机的穿线、放管及摆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组件(6)包括转动台(601)、转动盘(602)、安装架(603)、吸气嘴(604)、收光器(605)、第二气缸(606)和连接块(607),所述安装板(2)的背面左侧转动安装有转动台(601),所述转动台(60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安装板(2)前侧的转动盘(602),所述转动盘(60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架(603),所述安装架(60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吸气嘴(604),所述吸气嘴(60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收光器(605),所述转动台(60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607),所述安装板(2)的背面且位于转动盘(60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606),所述第二气缸(606)的输出端与连接块(607)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更换纬管机的穿线、放管及摆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线组件(5)包括第一l型板(501)、分隔板(502)、第一电机(503)、螺纹杆(504)、限位杆(505)、转动轴(506)、螺纹滑块(507)、导线槽(508)、发光器(509)、第一气动手指(510),所述直线模组(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l型板(501),所述第一l型板(50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03),所述第一电机(50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第一l型板(501)内部的转动轴(506),所述第一l型板(501)的内部后侧固定安装有分隔板(502),所述分隔板(502)的正面底端转动安装有一端与第一l型板(501)内壁前侧转动连接的螺纹杆(504),所述螺纹杆(504)的后端贯穿分隔板(502)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苹,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