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装置及用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878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装置及用电设备,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其中,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和至少一电芯,壳体形成安装腔;电芯设于安装腔内,电芯的周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大面和相对设置的两拐角面,以及大面和拐角面之间的过渡区,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一腔壁面和相对设置的两第二腔壁面;至少一大面与第一腔壁面之间设有缓冲垫层,该缓冲垫层设为第一缓冲垫层,在大面的中部至任一拐角面的方向上,第一缓冲垫层的厚度呈递增趋势,和/或,相邻的两所述电芯之间的至少部分设有缓冲垫层,该缓冲垫层为第三缓冲垫层,在大面至任一拐角面的方向上,第三缓冲垫层的厚度呈递增趋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单体可以减小电芯开裂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装置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池中电芯的极片的活性层会发生膨胀,由于电池自身卷绕结构的特性,最外圈阴阳极片的开裂风险较高,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单体,旨在解决电池单体中的极片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池单体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形成安装腔;和

4、至少一电芯,所述电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电芯的周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大面和相对设置的两拐角面,以及所述大面和所述拐角面之间的过渡区,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一腔壁面和相对设置的两第二腔壁面;至少一所述大面与所述第一腔壁面之间设有所述缓冲垫层,该缓冲垫层设为第一缓冲垫层,在所述大面的中部至任一所述拐角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缓冲垫层的厚度呈递增趋势;和/或,相邻的两所述电芯之间的至少部分设有缓冲垫层;相邻的两所述电芯之间的缓冲垫层为第三缓冲垫层,在所述大面的中部至任一所述拐角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过渡区设有所述缓冲垫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层朝向所述过渡区的表面为平面或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垫层的延伸长度与所述第一腔壁面的延伸长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拐角面与所述第二腔壁面之间设有缓冲垫层,该缓冲垫层设为第二缓冲垫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垫层为平板状,所述第二缓冲垫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过渡区设有所述缓冲垫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层朝向所述过渡区的表面为平面或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垫层的延伸长度与所述第一腔壁面的延伸长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拐角面与所述第二腔壁面之间设有缓冲垫层,该缓冲垫层设为第二缓冲垫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垫层为平板状,所述第二缓冲垫层的延伸宽度与所述第二腔壁面的延伸宽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垫层朝向所述拐角面的表面为弧面,所述弧面的弧度小于等于所述拐角面的弧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垫层背离所述拐角面的表面为弧面,所述第二缓冲垫层为厚度一致的弧形板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观盛宋晋阳周建华吴凯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