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驱动三相电机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877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驱动三相电机的电路,包括设置于电路基板的整流桥模块和集成设置于同一个DBC基板的Boost‑PFC模块、三相逆变模块及驱动模块。DBC基板采用同一对管脚组电连接于电路基板的侧面。整流桥模块的交流输入端连接市电。Boost‑PFC模块的直流输入端连接整流桥模块的直流输出端。三相逆变模块的直流输入端连接Boost‑PFC模块的直流输出端,三相逆变模块的三个交流输出端分别连接三相电机对应的电源接入端;驱动模块的电源接入端连接第一独立电源。驱动模块的信号检测端连接Boost‑PFC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驱动模块的调制信号输出端连接Boost‑PFC模块的调制信号输入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路在满足散热及高集成度需求的前提下,能够稳定地驱动三相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驱动三相电机的电路


技术介绍

1、随着居民家电的迭代更新,为满足调速、变频等性能需求,空调压缩机、滚筒洗衣机等这类用电器的驱动电机正逐渐采用三相电机。居民用电一般为单相供电,而驱动上述三相电机,则需要采用三相供电的方式驱动,故需要在这类大功率电器的电源接入端接入市电后采用驱动电路进行相位转换。

2、现有技术中,驱动电路通常由功率因数校正模块(pfc模块)、整流桥模块及三相逆变模块构成,为了满足驱动电路的散热需求,需要对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整流桥模块及三相逆变模块进行分立式设计,即上述三大模块分别作为电路的独立模块间隔设计,并组装或焊接于电路基板中。这种驱动电路设计方案的集成程度不高,存在以下缺陷:

3、(1)由于模块分立式的设置,电路板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需多次进行模块组装和焊接,生产成本较高。

4、(2)三相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难免会影响到驱动电路板本身,而分立式驱动电路的模块焊点或组装点较多且不集中,容易出现元件松动,故这类集成程度不高的驱动电路还存在不稳定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驱动三相电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电路基板(100)的整流桥模块(1)和集成设置于同一个DBC基板(200)的Boost-PFC模块(2)、驱动模块(3)及三相逆变模块(4);所述DBC基板(200)采用同一对管脚组(201)电连接于电路基板(100)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三相电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CU模块(5),所述MCU模块(5)的电源接入端连接外置的第二独立电源,所述MCU模块(5)的通断指令输出端连接所述三相逆变模块(4)的通断指令接收端,所述MCU模块(5)的第一信号检测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3)的反馈信号输出端,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驱动三相电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电路基板(100)的整流桥模块(1)和集成设置于同一个dbc基板(200)的boost-pfc模块(2)、驱动模块(3)及三相逆变模块(4);所述dbc基板(200)采用同一对管脚组(201)电连接于电路基板(100)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三相电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cu模块(5),所述mcu模块(5)的电源接入端连接外置的第二独立电源,所述mcu模块(5)的通断指令输出端连接所述三相逆变模块(4)的通断指令接收端,所述mcu模块(5)的第一信号检测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3)的反馈信号输出端,所述mcu模块(5)的第二信号检测端连接所述三相逆变模块(4)的交流信号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三相电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逆变模块(4)包括正向电流输出单元(41)和逆向电流输出单元(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驱动三相电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电流输出单元(41)包括第一通断控制子单元和三个第一开关子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明林志坚曹俊郭孟崎
申请(专利权)人:志豪微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