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垄距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8355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5
本技术涉及农机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垄距调整装置,包括固定框,固定框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防护框,第一防护框的内部设有第二防护框,第二防护框的侧面固定设有两个滑块,固定框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的内部分别与两个滑块的侧面滑动连接,第一防护框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一密封盒,第二防护框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二密封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便于对剪叉机构主体、滑动杆、第一播种单体与第二播种单体进行防护,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防尘、防水与防撞性能,使得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垄距调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垄距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1、播种机是用于将玉米等种子播种到地里的机器,播种机播种时通过进料斗将种子分流到若干进料管中,并通过若干进料管将种子播种到地里,在播种前,通常需要垄距调整装置对若干进料管的间距进行调整,使得种子可以正好落入对应的播种槽中;

2、现有垄距调整装置通常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根安装杆;分别设于两根安装杆上的多个播种单体;设于两根安装杆之间的剪叉机构,剪叉机构的端部铰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与对应播种单体滑动连接通过设置两根安装杆、播种单体、剪叉机构和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带动剪叉机构伸长时,通过驱动杆带动能够滑动的播种单体在安装杆上运动,同步调节相邻播种单体的间距,使得所有播种单体之间的间距同时调整,达到快速调整垄距的效果,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工作效率高;

3、现有的垄距调整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剪叉机构使得若干播种单体之间铰接,当播种单体之间靠近时,会同时带动若干播种单体在安装杆上移动,从而实现若干播种单体的同时调整,由于播种单体外未设置防护机构,当外界的泥土与灰尘落到剪叉机构上或者安装杆上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垄距调整装置,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防护框(3),所述第一防护框(3)的内部设有第二防护框(4),所述第二防护框(4)的侧面固定设有两个滑块(5),所述固定框(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分别与两个滑块(5)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框(3)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一密封盒(6),所述第二防护框(4)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二密封盒(7),所述第一密封盒(6)的内部固定设有若干第一进料管(8),所述第二密封盒(7)的内部固定设有若干第二进料管(9),所述固定框(1)的内侧设有两个滑动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垄距调整装置,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防护框(3),所述第一防护框(3)的内部设有第二防护框(4),所述第二防护框(4)的侧面固定设有两个滑块(5),所述固定框(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分别与两个滑块(5)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框(3)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一密封盒(6),所述第二防护框(4)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二密封盒(7),所述第一密封盒(6)的内部固定设有若干第一进料管(8),所述第二密封盒(7)的内部固定设有若干第二进料管(9),所述固定框(1)的内侧设有两个滑动杆(10),两个所述滑动杆(10)的侧面均固定设有第一播种单体(11),两个所述第一播种单体(11)之间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2),两个所述滑动杆(10)的侧面均设有若干第二播种单体(13),若干所述第二播种单体(13)之间设有剪叉机构主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垄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滑动杆(10)的侧面与第一防护框(3)的内部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滑动杆(10)的侧面与第二防护框(4)的内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大安市舍力镇综合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