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脚的弹性自动调节结构及其应用的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831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4
本技术公开一种镜脚的弹性自动调节结构,在镜脚的前段分叉形成铰接部和限位挡片;铰接部的前端铰接在桩头的后端上,铰接部在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形成一组内剖槽和一组外剖槽,且内剖槽和外剖槽相互交错排布,使铰接部上形成一段弹性波纹段,弹性波纹段俯视呈矩形波的形状;限位挡片在镜脚的分叉处由后向前延伸,限位挡片位于弹性波纹段的外侧,限位挡片的前端悬空,限位挡片与弹性波纹段之间在常态时保留一个活动间隙。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应用此结构的眼镜。本技术使镜脚在展开时的角度不仅可以自动调节,又可以防止过渡打开,使角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打开得更大,以适应不同头围的使用者佩戴,提升佩戴的舒适性,并且保证前框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镜的,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自动调节镜脚弹性大小的结构,以及应用这种自动调节结构的眼镜产品。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眼镜是用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用途的用品。眼镜通常是由镜片和镜架组合而成。镜架则包括前框、中梁、桩头和镜脚。镜片安装在前框上,中梁位于前框的中间,桩头安装在前框的左右两边,镜脚以可展开或收合的方式铰接安装在桩头上。佩戴使用时,将中梁架在鼻梁上,将镜脚架在耳朵上,即可。

2、普通的眼镜,整体结构没有环抱设计、镜脚也没有专门增加弹性,镜架的框面较窄。如果使用者脸型较大,佩戴时头部左右两侧会受到挤压,戴久了会因为镜脚产生压痕,对头部容易造成压迫感而引起不适。而且,随着镜脚被头部撑开,没有弹性的镜脚会带动前框在中梁处发生反弯变形,引起镜片验配数据(瞳距)的变化,从而影响使用者眼部的健康。

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长期研究、设计、制造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对产品结构性能的熟悉,经过反复研究、设计、试验、修改和测试,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镜脚的新型结构。


<b>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脚的弹性自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镜脚的前段分叉形成铰接部和限位挡片;铰接部的前端铰接在桩头的后端上,铰接部在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形成一组内剖槽和一组外剖槽,且内剖槽和外剖槽相互交错排布,使铰接部上形成一段弹性波纹段,弹性波纹段俯视呈矩形波的形状;限位挡片在镜脚的分叉处由后向前延伸,限位挡片位于弹性波纹段的外侧,限位挡片的前端悬空,限位挡片与弹性波纹段之间在常态时保留一个活动间隙,在镜脚向外展开时限位挡片的前端逐渐向弹性波纹段靠近或抵在弹性波纹段上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脚的弹性自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片在弹性波纹段的外侧遮挡住外剖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脚的弹性自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镜脚的前段分叉形成铰接部和限位挡片;铰接部的前端铰接在桩头的后端上,铰接部在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形成一组内剖槽和一组外剖槽,且内剖槽和外剖槽相互交错排布,使铰接部上形成一段弹性波纹段,弹性波纹段俯视呈矩形波的形状;限位挡片在镜脚的分叉处由后向前延伸,限位挡片位于弹性波纹段的外侧,限位挡片的前端悬空,限位挡片与弹性波纹段之间在常态时保留一个活动间隙,在镜脚向外展开时限位挡片的前端逐渐向弹性波纹段靠近或抵在弹性波纹段上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脚的弹性自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片在弹性波纹段的外侧遮挡住外剖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脚的弹性自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剖槽和外剖槽各有三至四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脚的弹性自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剖槽和外剖槽的排布为:由前向后,内剖槽在前、外剖槽在后的相互交错排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脚的弹性自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剖槽的深度比外剖槽的深度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脚的弹性自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片在镜脚的分叉处呈平滑过渡而向前延伸,铰接部在镜脚的分叉处向内侧凸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勇宁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美格金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