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三向浮动的车端换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828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4
本技术公开新型三向浮动的车端换电连接器。该车端换电连接器包括:外座壳、上挡板、内芯组件以及四个侧向拉簧;外座壳上端敞口形成空腔且下表面设有第一通孔;上挡板可拆卸连接外座壳上且设有第二通孔;内芯组件的浮动壳中段位于空腔且上下两端分别间隙穿套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四个侧向拉簧的内端钩环分别固定连接浮动壳的中段,两个侧向拉簧的外端钩环分别纵向滑动连接外座壳且另外两个侧向拉簧的外端钩环分别横向滑动连接外座壳,实现浮动壳承载时的三向浮动。本技术具有四个侧向拉簧集成实现XYZ向浮动、组成零件少、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以及生产成本低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连接,特别涉及新型三向浮动的车端换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1、目前新能源行业日益发展,车端换电连接器广泛应用,其中车端换电连接器需要具备横向(x向)、纵向(y向)、垂向(z向)浮动功能,现有车端换电连接器的z向浮动结构和xy向浮动结构是独立的,其z向浮动功能通过立柱弹簧或斜向立柱弹簧实现,而且需要繁杂的配合零件;其浮动结构复杂,组成零件较多,制作工艺困难、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技术提供了新型三向浮动的车端换电连接器。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该外座壳、上挡板、内芯组件以及四个侧向拉簧;

3、外座壳上端敞口形成空腔且下表面设有第一通孔;

4、上挡板可拆卸连接外座壳上且设有第二通孔;

5、内芯组件的浮动壳中段位于空腔且上下两端分别间隙穿套第二通孔、第一通孔;

6、四个侧向拉簧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浮动壳的中段,两个侧向拉簧的外端分别纵向滑动连接外座壳且另外两个侧向拉簧的外端分别横向滑动连接外座壳,实现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三向浮动的车端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座壳(1)、上挡板(2)、内芯组件(01)以及四个侧向拉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三向浮动的车端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座壳(1)的上端内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一纵向柱(11)以及两个第一横向柱(12);所述浮动壳(3)的中段外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二纵向柱(31)以及两个第二横向柱(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三向浮动的车端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座壳(1)的上端内壁对称形成两个纵向的第一凹槽(102)且对称形成两个横向的第二凹槽(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三...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三向浮动的车端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座壳(1)、上挡板(2)、内芯组件(01)以及四个侧向拉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三向浮动的车端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座壳(1)的上端内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一纵向柱(11)以及两个第一横向柱(12);所述浮动壳(3)的中段外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二纵向柱(31)以及两个第二横向柱(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三向浮动的车端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座壳(1)的上端内壁对称形成两个纵向的第一凹槽(102)且对称形成两个横向的第二凹槽(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三向浮动的车端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壳(3)的中段外壁对称形成两个纵向的第三凹槽(301)且对称形成两个纵向的第四凹槽(3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三向浮动的车端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00)为矩形腔,所述空腔(100)的两纵向壁板上端中间对称形成两个所述第一凹槽(102)且两横向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均于忠伟马海兵郑博文吴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