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缆入舱终端盒及水下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7990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缆入舱终端盒及水下终端设备。海缆入舱终端盒包括:外壳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密封结构用于密封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铠装层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结构,位于第二壳体的靠近第三壳体的一端,第二密封结构用于密封第二壳体和缆芯之间的间隙;光单元接续组件用于对自外壳结构的两端伸入外壳结构内部的两根海缆的光单元进行接续;电单元接续组件,位于第三壳体内且与光单元接续组件间隔布置,电单元接续组件包括插接部,插接部被构造为能够供待接续的缆芯插入并接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快速进行电单元接续,实现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海缆入舱终端盒及水下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加速进行,各种海底使用的舱体引用层出不穷,伴随着舱体的应用,舱体内部的供电、通讯成为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急需完成海缆连接到舱体内部为其提供能源、通讯,应用前景广阔。

2、目前,对于水下集成系统的供电、信息传输,现有的海缆入舱终端盒不具有专门用于光单元接续和电单元接续的结构,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将系统的输入、输出要求进行拆分,分类别进行水下密封、接续传输,也就是说两段需要接续的电单元均需要在水下完成密封、接续等步骤,操作复杂,安装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缆入舱终端盒及水下终端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在进行电单元接续时操作复杂、安装时间较长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海缆入舱终端盒,包括:外壳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密封结构,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处,第一密封结构用于密封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铠装层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结构,位于第二壳体的靠近第三壳体的一端,第二密封结构用于密封第二壳体和缆芯之间的间隙;光单元接续组件,位于第三壳体内,光单元接续组件用于对自外壳结构的两端伸入外壳结构内部的两根海缆的光单元进行接续;电单元接续组件,位于第三壳体内且与光单元接续组件间隔布置,电单元接续组件包括插接部,插接部被构造为能够供待接续的缆芯插入并接续。

3、进一步地,插接部为插槽或者插孔。

4、进一步地,光单元接续组件包括:底板,与第三壳体直接或间接连接;熔纤盘,固定在底板上,熔纤盘用于对接续完成后的光单元进行固定。

5、进一步地,光单元接续组件还包括辅助连接件,辅助连接件用于将待接续的两根海缆的光单元连接;和/或,光单元接续组件还包括辅助固定件,辅助固定件位于待接续的两根光单元的连接处,以对待接续的两根光单元进行固定。

6、进一步地,电单元接续组件包括多个接续结构,每个接续结构均包括:母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器,位于母座的第一端且与母座连接,连接器上开设有插接部,插接部用于供待接续的两根电单元中的一根插入,母座的第二端被构造为能够与待接续的两根电单元中的另一根连接。

7、进一步地,电单元接续组件还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件,与第三壳体连接;锁紧件,连接器和母座之间以及连接器和支撑件之间均通过锁紧件连接。

8、进一步地,支撑结构包括沿第三壳体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件,支撑件上开设有供母座穿过的避让通孔,母座上连接有限位件,限位件的外径大于避让通孔的内径。

9、进一步地,海缆入舱终端盒还包括:袖管,袖管位于第三壳体的背离第二壳体的一侧且与第三壳体连接,袖管用于供电单元和光单元穿过;法兰,位于袖管内且与袖管连接。

10、进一步地,第二密封结构上开设有供光单元穿过的第一通孔和供电单元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数量均大于3个;和/或,海缆入舱终端盒还包括位于第一壳体内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被构造为能够固定海缆的铠装层。

11、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下终端设备,包括支撑座、设置在支撑座上的上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以及与海缆入舱终端盒连接的限弯结构。

12、进一步地,支撑座包括:座体;第一夹持件,与座体活动连接,且第一夹持件用于夹持海缆入舱终端盒;伸缩调节件,伸缩调节件的一端与座体连接,伸缩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海缆入舱终端盒连接,伸缩调节件被构造为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拉动海缆入舱终端盒。

13、进一步地,支撑座还包括与第一夹持件间隔设置的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海缆入舱终端盒;和/或,座体和第一夹持件中的一个上开设有滑槽,座体和第一夹持件中的另一个上设有滑动件,滑动件与滑槽滑动配合。

14、进一步地,支撑座还包括支撑在座体下方且相互嵌套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第一支腿相对于第二支腿可滑动地设置,支撑座还包括锁定件,锁定件用于将第一支腿锁定在第二支腿内。

1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能够实现密封,通过设置光单元接续组件和电单元接续组件,海缆入舱终端盒能够满足光纤、电气接续,由于电单元接续组件包括插接部,即待接续的电单元能够插入插接部并实现接续,这样,在现场安装时仅需进行插接即可完成安装,满足现场快速安装,大大减少现场终端入舱的时间,降低整体施工的周期及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50)为插槽或者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接续组件(3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接续组件(30)还包括辅助连接件,所述辅助连接件用于将待接续的两根海缆的光单元连接;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单元接续组件(40)包括多个接续结构,每个所述接续结构均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单元接续组件(40)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三壳体(13)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件(44),所述支撑件(44)上开设有供所述母座(41)穿过的避让通孔,所述母座(41)上连接有限位件(45),所述限位件(45)的外径大于所述避让通孔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缆入舱终端盒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22)上开设有供光单元穿过的第一通孔和供电单元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均大于3个;和/或,

10.一种水下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200)、设置在所述支撑座(200)上的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以及与所述海缆入舱终端盒连接的限弯结构(10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下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00)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下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0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件(202)间隔设置的第二夹持件(204),所述第二夹持件(204)用于夹持所述海缆入舱终端盒;和/或,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下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00)还包括支撑在所述座体(201)下方且相互嵌套的第一支腿(2011)和第二支腿(2012),所述第一支腿(2011)相对于所述第二支腿(2012)可滑动地设置,所述支撑座(200)还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支腿(2011)锁定在所述第二支腿(2012)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50)为插槽或者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接续组件(3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接续组件(30)还包括辅助连接件,所述辅助连接件用于将待接续的两根海缆的光单元连接;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单元接续组件(40)包括多个接续结构,每个所述接续结构均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单元接续组件(40)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三壳体(13)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件(44),所述支撑件(44)上开设有供所述母座(41)穿过的避让通孔,所述母座(41)上连接有限位件(45),所述限位件(45)的外径大于所述避让通孔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海缆入舱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缆入舱终端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麒葛志校张苏豪冯亚雯郭朝阳董吴磊赵树铎吴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