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回收预应力方桩加格构柱组合立柱桩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5748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回收预应力方桩加格构柱组合立柱桩施工方法,属于绿色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回收预应力方桩加格构柱组合立柱桩施工方法,利用预应力方桩作为立柱桩的下段,并与格构柱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静压设备即可压入到设计标高,具有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和无污染等优点;通过将立柱桩整体压入土体,并逐层开挖基坑土体、逐层利用自伺服液压转换器和支撑横梁对基坑四周的砼支撑和围檩进行支撑,基坑施工操作简单高效,施工更加安全稳定;并且,在底板及各层结构楼板建造完成后,立柱桩能够100%回收,真正达到零排放,实现了低碳、环保、绿色施工的效果,此外,在预应力方桩桩段中可内置传感器,实现基坑全断面监测和变形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用立柱桩施工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回收预应力方桩加格构柱组合立柱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深基坑工程在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功与否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在众多基坑支护结构中,立柱桩作为一种关键的竖向承重构件,其设计和施工技术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的基坑支护结构主要包括灌注桩、钢板桩、地下连续墙等,这些结构在提供必要的竖向和侧向支撑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灌注桩施工周期长、成本高,且对环境影响较大;钢板桩虽然施工速度快,但其承载力有限,且在某些地质条件下难以打入。具体表现为:现有立柱桩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下段一般为灌注桩或管桩、劲性复合桩,上段位于基坑段一般为钢格构柱或钢管,具有以下技术局限性:

2、a、常规的灌注桩,泥浆污染大,成本高;

3、b、管桩作为下段桩体,由于管桩本身抗拔性差,同时由于管桩与上部钢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回收预应力方桩加格构柱组合立柱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施工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回收预应力方桩加格构柱组合立柱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含以下分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回收预应力方桩加格构柱组合立柱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预制方桩(11)的上下两端四角处均具有端部预埋连接件(11-2),所述预制方桩连接器(12)由用于与端部预埋连接件(11-2)相连接的四根角钢组成;所述预应力方桩改装节(13)的下端具有用于与预制方桩连接器(12)相连接的改装节下端预埋螺套(13-4),所述预应力方桩改装节(13)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全回收预应力方桩加格构柱组合立柱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施工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回收预应力方桩加格构柱组合立柱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含以下分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回收预应力方桩加格构柱组合立柱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预制方桩(11)的上下两端四角处均具有端部预埋连接件(11-2),所述预制方桩连接器(12)由用于与端部预埋连接件(11-2)相连接的四根角钢组成;所述预应力方桩改装节(13)的下端具有用于与预制方桩连接器(12)相连接的改装节下端预埋螺套(13-4),所述预应力方桩改装节(13)的上端具有用于与格构柱(21)的下端相连接的改装节上端连接角钢(1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回收预应力方桩加格构柱组合立柱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格构柱(21)为钢格构柱(21a)或混凝土格构柱(21b)或加强钢板格构柱(21c),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回收预应力方桩加格构柱组合立柱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构柱(21)为钢格构柱(21a)时,所述钢格构柱(21a)的格构柱缀板(21-2)上还设有滑轮限位器(21-4),所述预应力方桩改装节(13)的顶部安装有钢托盘(25),所述钢格构柱(21a)与预应力方桩改装节(13)相连接,在所述钢格构柱(21a)的外侧套设有套管送桩器(300),所述滑轮限位器(21-4)沿套管送桩器(300)的内侧壁周向分布,并能够相对套管送桩器(300)的内侧壁上下滚动,所述套管送桩器(300)的下端抵接在钢托盘(25)上,所述静压设备(700)通过套管送桩器(300)将预应力方桩桩段(100)和钢格构柱(21a)一起压入土体至设计标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回收预应力方桩加格构柱组合立柱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构柱(21)为混凝土格构柱(21b)或加强钢板格构柱(21c)时,所述静压设备(700)直接抱压混凝土格构柱(21b)或加强钢板格构柱(21c)将预应力方桩桩段(100)和格构柱(21)一起压入土体至设计标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回收预应力方桩加格构柱组合立柱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自伺服液压转换器(24)取代相应的格构柱连接节(22)时,通过临时转换器(23)暂时连接上下相邻的格构柱(21),所述临时转换器(23)由四个外扩连接件(23-1)组成,四个所述外扩连接件(23-1)能够在拆除格构柱连接节(22)时逐步代替格构柱连接节(22)来连接上下相邻的格构柱(21),且在四个所述外扩连接件(23-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自伺服液压转换器(24)的扩大空间;在安装所述自伺服液压转换器(24)时,四个所述外扩连接件(23-1)依次逐个拆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回收预应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强孙飞魏鹏吴斌华王立东黎寒冰周聪张磊曹青业秦浩杰刘千成朱光辉郝小龙王晓燕杨培培王雯静刘江于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院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