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具体涉及一种惯容减振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工程结构在地震、风荷载、列车荷载等作用下会产生水平向或竖向振动,尤其水平振动容易诱发工程结构安全性或舒适性等问题,因此对工程结构采取更有效的减振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大量的学者对此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2、基于消能与调频原理的动力吸振技术被设计并应用于抗振领域,其基本思想是在结构上附加子结构,通过设置子结构(减振器)与结构频率相同产生共振从而将结构振动能量大量的转移到减振器上,再通过减振器内部的耗能装置将能量耗散,从而达到减振的效果。目前的减振器主要为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包含质量、刚度、阻尼等元件,其中前两者起到对频率的调节作用,后者对能量进行消耗。但其有显著的技术缺陷:其质量一般要达到主体结构质量的5%左右,过大的质量以及体型会对结构的承载能力造成不利影响以及使tmd的安装产生困难。
3、因此,有关学者提出采用惯容元件等效替代部分物理质量,其通过平动与转动能量的转化从而使发挥作用的“等效质量”为自身物理质量的几十乃至几百倍,这样就实现了对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惯容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容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0)包括第一传动组件(41)和第二传动组件(42),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1)包括第一支撑轴(411)、第二支撑轴(412)、连接轴(413)、传动件(414)、第一传动齿盘(415)、第二传动齿盘(416)和齿条(417),所述第一支撑轴(411)和所述第二支撑轴(412)沿面向所述质量块(30)的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支撑轴(411)和所述第二支撑轴(412)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12),所述连接轴(413)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轴(411)和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惯容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容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0)包括第一传动组件(41)和第二传动组件(42),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1)包括第一支撑轴(411)、第二支撑轴(412)、连接轴(413)、传动件(414)、第一传动齿盘(415)、第二传动齿盘(416)和齿条(417),所述第一支撑轴(411)和所述第二支撑轴(412)沿面向所述质量块(30)的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支撑轴(411)和所述第二支撑轴(412)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12),所述连接轴(413)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轴(411)和所述第二支撑轴(412),所述第一传动齿盘(415)和所述第二传动齿盘(416)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轴(411)和所述第二支撑轴(412)上,所述第二传动齿盘(416)具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套设有第一齿轮(4161),所述传动件(414)设于所述连接轴(413)上,所述齿条(417)与所述第一齿轮(4161)啮合,所述齿条(41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质量块(30),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2)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齿盘(4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惯容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414)包括第一调节部(4141)和第二调节部(4142),所述第一调节部(4141)套设于所述连接轴(413)上,所述第一调节部(4141)的锯齿端与所述第二传动齿盘(416)啮合,所述第二调节部(4142)设于所述第一调节部(4141)上,所述第二调节部(4142)的锯齿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盘(415)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惯容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2)包括第一传动部(421)和第二传动部(422),所述第一传动部(421)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齿盘(415)上,所述第二传动部(422)的数量与所述阻尼机构(50)的数量相关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传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明,李坤,张全阳,吴涛,王吉文,黄晨,廖鑫,邹志翔,熊鹿鹿,孙亮明,王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