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本申请基于2022年8月24日提交的日本特愿2022-133576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附于此。
技术介绍
1、以往,作为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辆用灯具,已知有将发光二极管(led)等光源和棒状或板状导光体组合而成的结构。
2、在这种车辆用灯具中,从光源射出的光从导光体的基端侧射入,在导光体内部反复反射并向导光体的前端侧引导。此外,由设置在导光体的背面侧的多个反射切口反射的光从导光体的正面侧射出。由此,设置在导光体的正面侧的发光部可以以线状或面状发光。
3、此外,在车辆用灯具中,存在这样的结构:在设置在导光体中的分支部对光进行分支之后,使在夹有该分支部的导光体的一侧与另一侧之间跨越设置的发光部发光(例如,参见下述专利文献1。)。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50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在设有上述分支部的情况下,在该分支部内引导的光的一部分不朝向导光体的前端侧,成为杂散光而从分支部漏出到外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从分支部朝向导光体的前端侧的光的取入量减少,所以在导光体内部被引导的光的利用效率变差。
3、特别地,在从光源射出的光的光轴偏离分支部的边界的情况下,由于在分支部分支的光的光量发生差异,因此上述光的取入量减少,使得光量的分配更加困难。
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其能够
5、解决课题的手段
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以下结构。
7、(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8、光源;以及
9、对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进行引导的导光体,
10、所述导光体具有:
11、配置在所述光源的前方的第一导光部;
12、射入部,其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基端侧,将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射入到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内部;
13、分支部,其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前端侧;
14、第二导光部,其从所述分支部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侧延伸;
15、第三导光部,其从所述分支部朝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延伸;
16、第一弯曲部,其是所述第二导光部的一部分从所述分支部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弯曲而成的;
17、第二弯曲部,其是所述第三导光部的一部分从所述分支部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弯曲而成的,
18、所述分支部按照如下方式形成:在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轴线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弯曲部之间的边界的至少一部分绘制直线。
19、(2)根据所述(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部按照如下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二方向的截面中绘制长圆,该长圆是通过平行的两条切线将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的相互接触的两个圆之间连接而成的。
20、(3)根据所述(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按照如下方式形成:在与该轴线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的截面,从所述边界朝向各自的前端侧逐渐从所述直线变成圆弧。
21、(4)根据所述(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具有:
22、第一反射部,其位于所述第二导光部的背面侧,将在所述第二导光部内引导的光朝向所述第二导光部的正面侧反射;
23、第一射出部,其位于所述第二导光部的正面侧,将被所述第一反射部反射的光射出到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外部;
24、第二反射部,其位于所述第三导光部的背面侧,将在所述第三导光部内引导的光朝向所述第三导光部的正面侧反射;以及
25、第二射出部,其位于所述第三导光部的正面侧,将被所述第二反射部反射的光射出到所述第三导光部的外部。
26、专利技术效果
27、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可以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其能够通过防止亮度不均的发生来提高分支部中的光的取入效率,并减少从分支部漏出到外部的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