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计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687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笔记本计算机,其包括一主机及一显示模块,显示模块与主机枢接。主机包括一本体、一电子元件、一硬盘及一硬盘盖。本体具有一外壳,且外壳具有一硬盘组装空间以及一位于硬盘组装空间下方的组装凹槽。电子元件位于硬盘下方并组装于组装凹槽内,且硬盘配置于硬盘组装槽内并与本体电性连接。硬盘盖与本体组装以固定硬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笔记本计算机,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电子元件 的组装凹槽的笔记本计算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笔记本计算机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且成为许多人生活与 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配备。另一方面,随着工艺技术的提升,笔记本计算机逐渐往轻 薄短小的方面发展,而为了在较小体积的主机内加入多样的功能,各种模块化的电 子元件(如蓝芽模块等)已相继被提出,以满足使用者在使用笔记本计算机时的不 同需求。图1为传统的笔记本计算机的电子元件组装示意图,图2为图1笔记本计算 机的电子元件与其组装凹槽的放大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2, 一般而言,设计者 通常会在笔记本计算机的主机100的底部设计用以容纳电子元件110的组装凹槽 120以及专属的外盖130,以利模块化的电子元件110的组装。具体而言,外盖130 是透过螺丝140而锁附于主机100的底部。虽然,外盖130的设计相当简便,但若 所需安装的电子元件110数量较多时,外盖130的数量便随之增加,如此的设计概 念不但容易导致电子元件110在安装时较为耗时,外盖130的制作造成成本上的负 担,且外盖130的形状与数量会影响到主机100底部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笔记本计算机,其可充分利用硬盘下方的空间以进行电 子元件的安装。本技术提出一种笔记本计算机,其包括一主机与一与主机枢接的显示模 块。主机包括一本体、 一电子元件、 一硬盘及一硬盘盖。本体具有一外壳,其中外 壳具有一硬盘组装空间以及一位于硬盘组装空间下方的组装凹槽,且电子元件组装于组装凹槽内。硬盘配置于硬盘组装槽内并与本体电性连接,且电子元件配置于硬 盘下方。此外,硬盘盖与本体组装以固定硬盘。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本体具有一硬盘承载部以定义出硬盘组 装空间,且硬盘承载部具有一承载面以接触并承载硬盘。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组装凹槽为一位于硬盘承载部的滑槽设计。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元件组装于滑槽设计,且电子元件 低于承载面。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元件不与硬盘接触。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滑槽设计具有多个固定结构以固定电子 元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元件包括一电路板以及一与电路板 电性连接的连接器,而滑槽设计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结构以及至少一第二固定结 构,以固定电路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笔记本计算机更包括一排线(cable),连 接于本体与电子元件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元件包括一无线通讯模块或一指纹 辨识模块。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无线通讯模块包括一蓝牙模块、 一无线 网络模块或一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笔记本计算机中,将电子元件组装于硬盘下方的 设计概念可减少电子元件外盖的数量,因此本技术可进一步降低组装成本并且 减少组装程序所需的工时。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笔记本计算机的电子元件组装示意图。图2为图1笔记本计算机的电子元件与其组装凹槽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笔记本计算机的电子元件组装示意图。图4为图3的笔记本计算机的电子元件与其组装凹槽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笔记本计算机的电子元件组装示意图。请参考 图3,本实施例的笔记本计算机200具有一主机210及一显示模块220,且显示模 块220与主机210枢接。主机210包括一本体212、 一电子元件214、 一硬盘216 以及一硬盘盖218。电子元件214与硬盘216均配置于主机210内,且电子元件214 位于硬盘216下方,而硬盘216与本体212为电性连接。硬盘盖218与本体212 组装以固定硬盘216。承接上述,本实施例的主机210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随机动态存取存储模块(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一主板、 一显示卡(或显示芯片)以及一散热模块。此外,主机210中可选择性地配置有一 光驱、 一多媒体音效输出装置、 一软盘机、 一电源供应模块(如电池)等。图4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笔记本计算机的电子元件与其组装凹槽的放 大示意图。请参考图3与图4,本体212具有一外壳212a,且外壳212a具有一硬 盘承载部212b以定义出一硬盘组装空间212c,因此硬盘216可装设于硬盘组装空 间212c内,且硬盘组装空间212c通常需略大于硬盘216体积以便容易装设。在本 实施例中,硬盘承载部212b具有一承载面212b,,以接触并承载硬盘216。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12a具有一组装凹槽S,且组装凹槽S为 一位于硬盘承载部212b的滑槽设计。电子元件214位于组装凹槽S内,为了避免 电子元件214与硬盘216在组装时互相接触,因此电子元件214的位置需低于承载 面212b'。另外,在不影响笔记本计算机200运作的情形时,本技术可视需 求于电子元件214与硬盘216之间装设一绝缘垫片,以避免电子元件214与硬盘 216之间的电磁干扰或是不必要的短路现象发生。如图4所示,组装凹槽S具有多个固定结构F。在本实施例中,共使用了 6 个固定结构F。在电子元件214以横向滑入的方式进入组装凹槽S之后,固定结构 F可分别使电子元件214在组装凹槽S内不会转动或偏斜。 '详言之,本实施例的电子元件214包括一电路板214a以及一与电路板214a连接的连接器214b,电路板214a可乘载一运算单元并输出一信号,此连接器214b 可将电子元件214与主机210通过一排线C作电性连接,且将电路板214a输出的 信号传送至主机210。前述的固定结构F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结构Fl及至 少一个第二固定结构F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F1的数量为四个,且第一 固定结构Fl分别位于电路板214a的四个角落,以限制电路板214a在X-Y平面上 的转动及移动。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结构F2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固 定结构F2分别位于电路板214a的两对侧。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固定结构F2可为 卡勾结构,以限制电路板214a在Z方向上的移动。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 构F1与第二固定结构F2的数量与形状仅为举例说明之用,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 新型。换言之,本技术可针对实际需求而改变固定结构的型态、数量以及设置 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元件214较笔记本计算机200内的主板为小,举例而言, 电子元件214可以是一无线通讯模块、一指纹辨识模块或是其它供使用者选购的模 块。具体而言,前述的无线通讯模块可为一蓝牙模块、 一无线网络模块或一用户识 别模块。综上所述,在本技术的笔记本计算机中,将电子元件组装于硬盘下方的 设计概念可减少电子元件外盖的使用数量,因此本技术可进一步降低组装成本 并且减少组装程序所需的工时。此外,本技术可以增加外壳底部的完整度与美 观性。虽然本技术己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笔记本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机,其中该主机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外壳,其中该外壳具有一硬盘组装空间以及一位于该硬盘组装空间下方的组装凹槽; 一电子元件,组装于该组装凹槽内; 一硬盘,配置于该硬盘组装槽内 并与该本体电性连接,其中该电子元件配置于该硬盘下方; 一硬盘盖,与该本体组装以固定该硬盘;以及 一显示模块,与该主机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太华杨大儒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