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复合材料加工制造,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及其加工方法和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1、复合材料壳体属于大尺寸薄壁型结构,其结构主要为壳体本体结构,前、后接头,前、后裙等组成,在加工过程中对前、后裙外形尺寸、开孔精度、位置度、同轴度等要求较高,但复合材料由于本身的特性,在脱模后易发生变形、失圆等,对加工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如果仅仅借助机床本身精度等手段很难保证设计精度要求。
2、现有加工方法,是将壳体竖立置于工装上,利用工装将壳体固定,预紧力不应过大,避免装卡产生变形较大情况发生;按照检测前、后接头端面跳动,前、后接头内孔中心轴线同轴度等方法与前、后裙端面跳动进行连调,保证误差在0.4mm以内,并确定加工基准;由于裙装配误差较大,直接影响裙端面与前、后接头端面的平行度;前、后接头复材安装固化精度低,直接影响前、后接头内孔中心轴线同轴度。在前、后接头端面跳动找正至0.4mm以内后,前裙端面跳动在2mm左右,虽然能够全部加工起来,但影响裙边厚度。加工完成后对壳体进行检测可知,按照此方法加工的产品误差较大,废品率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壳体(1)制造加工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S1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4.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蛤蟆钳(4)由钳柄体(402)、钳口(401)和延伸钳板(403)组成,所述钳柄体(402)上表面一端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6),所述钳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壳体(1)制造加工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s1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4.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蛤蟆钳(4)由钳柄体(402)、钳口(401)和延伸钳板(403)组成,所述钳柄体(402)上表面一端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6),所述钳柄体(402)滑动安装于支撑板(2)上表面,从而钳柄体(402)通过固定螺栓(6)与支撑板(2)相互固定设置,所述钳口(401)滑动安装于钳柄体(402)上表面,且钳口(401)通过固定螺栓(6)与钳柄体(402)相互固定设置,所述延伸钳板(403)活动安装于钳口(401)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钳板(403)靠近钳口(401)的一侧中心固定安装有延伸丝杆(11),所述钳口(401)一端中心开设有活动槽,且钳口(401)上表面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与活动槽相互连通设置,所述调节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延伸旋钮(12),所述延伸旋钮(12)螺纹套设于延伸丝杆(11)外侧,所述延伸钳口(401)一侧的两端均与钳口(401)一端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微调丝杆(105)和螺纹套,所述微调丝杆(105)下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底座(107),所述固定底座(107)固定安装于支撑板(2)一侧,所述微调丝杆(105)下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杆(106),所述驱动杆(106)上端贯穿支撑板(2)底部,所述螺纹套螺纹套设于微调丝杆(105)外侧,所述螺纹套由两组半螺纹套(104)组成,两组所述半螺纹套(104)相互远离的一侧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联动丝杆(102),两组所述垫板(108)同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壳(101),所述联动丝杆(102)一端滑动安装于定位壳(101)内部,且定位壳(101)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旋钮(103),所述驱动旋钮(103)螺纹套设于联动丝杆(102)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位组件(5)包括承载板(501)和辅助支撑座(502),所述承载板(501)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陈明明,杜鹏,邵骁勇,谢良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