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溶处理,具体为一种溶洞充填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岩溶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广泛,较为常见的岩溶形态有溶洞、溶隙、溶沟等。溶洞会影响土体周边地应力分布,当地下工程处在溶洞附近区域或者穿越溶洞时,施工可能引起岩溶塌陷、支护结构变形倒塌、基坑突水突泥等灾害,影响施工进度与结构安全,污染生态环境。岩溶处理作为地铁工程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主要通过对地下已探明溶洞进行充填及注浆施工等方法对基坑及围护结构周边地下溶洞进行处理。在岩溶处理施工中,常采用充填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注浆的形式进行溶洞处理,溶洞处理过后具备一定承载力,可将车站(隧道)施工过程中溶洞塌陷、地表沉降引发的结构、人员或机械安全等事故的风险降到最低,达到满足车站(隧道)永久结构的承载力、变形、防水等要求。现阶段常用的充填方法如图1所示,展示了传统投料岩溶处理工艺,其中混凝土或砂浆灌注被称为溶洞投料,现阶段施工方法如图1所示:
2、①在探明溶洞边界后,在溶洞中心部位施工直径200mm钻孔;
3、②对于需注浆溶洞施工2mx2m间距注浆孔兼做排气孔,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洞充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洞充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双层套管处理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溶洞充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内层套管采用小口径,与外层套管之间存在间隙,混凝土通过内套管带压泵送至溶洞内,两套管间隙用于充当排气孔,当排气孔堵塞时,岩溶水和气体依旧可通过内外套管间隙排出溶洞水,从而充填溶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溶洞充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内层套管由地面采用夹具与外层套管连接固定,根据需求改变内层套管竖向位置,对于洞高较大的溶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洞充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洞充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双层套管处理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溶洞充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内层套管采用小口径,与外层套管之间存在间隙,混凝土通过内套管带压泵送至溶洞内,两套管间隙用于充当排气孔,当排气孔堵塞时,岩溶水和气体依旧可通过内外套管间隙排出溶洞水,从而充填溶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溶洞充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内层套管由地面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冯缔,练友兴,洪鹏翔,陆天福,陈宇恒,徐豫欢,苏守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深圳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