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浸没式电池组。
技术介绍
1、目前,当前的浸没式电池模组,根据冷却形式,可分为静止冷却式和循环冷却式两大类。其中,静止冷却式的浸没式模组,冷却能力有限;当电芯持续充放电并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时,绝缘冷却液的热量将无法及时排除,并导致模组内绝缘冷却液快速蒸发、或模组内压力过大。此种状态下不但会增大模组的安全风险,当绝缘冷却液无法得到及时补充时,模组的温控效果也会大幅下降。
2、而循环式冷却的浸没式模组,由于绝缘冷却液可在冷却管路、及模组中持续流动循环,其冷却效率显著高于静止冷却式模组。但是,该类浸没式模组的冷却效率和流道有较大关系。现有技术中的浸没式模组,其绝缘冷却液进、出口都在模组同一侧的端板上;冷却液通过进液口后,沿着模组壳体内壁设计的导流槽,围绕电芯簇流动一圈;这导致绝缘冷却液流动距离较长,易使模组两侧的电芯温度不均。另外,当流道和电芯间存在缝隙时,部分液体可能未对电芯进行充分冷却便直接从进液口流动到出液口,导致冷却效率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浸没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口(23)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1)的远离所述顶盖(1)的角落处,所述出液口(24)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22)靠近所述底盖(2)的底板的角落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浸没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1)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注液口(23),所述第二侧板(22)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出液口(24),多个所述出液口(24)和多个所述注液口(23)的位置也呈对角线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没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口(23)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1)的远离所述顶盖(1)的角落处,所述出液口(24)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22)靠近所述底盖(2)的底板的角落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浸没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1)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注液口(23),所述第二侧板(22)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出液口(24),多个所述出液口(24)和多个所述注液口(23)的位置也呈对角线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导流槽板(25),所述导流槽板(25)环绕所述电芯簇(3)分布,所述绝缘冷却液进入注液口(23)后通过导流槽板(25)导向所述出液口(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浸没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簇(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芯壳体,所述导流槽板(25)穿设于所述电芯壳体之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驰博,王敏,黄丽,孙深濠,丘红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普瑞赛思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