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封闭式循环水的海蜇螅状体苗种生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5644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封闭式循环水的海蜇螅状体苗种生产系统及方法,包括:源水处理系统,源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串联在进水管上的源水一级过滤单元、循环泵、源水二级过滤单元、蛋白分离器、第一消杀单元,蛋白分离器上连接有第二消杀单元和增氧单元;自动化饵料系统,为海蜇螅状体苗种提供活体饵料,保育池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排水管,苗种保育池内设置有附着板和造浪系统,能够多角度调节适宜螅状体摄食的流速;尾水处理系统,沿出水方向串联在排水管上的尾水过滤单元和蓄水池;温控单元,温控单元与苗种保育池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源水进行深度处理,从源头滤除有害物,为海蜇提供稳定、清洁且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病害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蜇养殖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封闭式循环水的海蜇螅状体苗种生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问题导致经济水母海蜇自然资源锐减,现有的池塘养殖方式和繁育方法导致的种质资源衰退现象已经初显。因此,优化海蜇种质资源,创新保育方法是保障海蜇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

2、目前海蜇的育苗方法是:秋季采捕性腺发育成熟的海蜇亲体,进行有性繁殖,培育出海蜇螅状体苗种,经过人工培育并低温越冬后,在春季升温期横裂释放出水母体苗种。

3、这种海蜇育苗方法存在以下的问题:

4、(1)繁育季节很难在自然海区采捕到野生海蜇亲体,连续多年在有限的养殖池塘采捕亲蜇进行繁育,很容易造成近交衰退现象,目前个别地区的海蜇养殖种群已经出现明显的小型化和病害频发等种质退化现象。

5、(2)无有效的水处理装置,很难防止海水中的污损生物例如藤壶、水螅、玻璃海鞘、海蛞蝓、海月水母螅状体等附着在海蜇板上,一方面,抢占海蜇螅状体生存空间,甚至覆盖海蜇螅状体使其致死导致数量减少;另一方面,与海蜇螅状体竞食饵料生物,影响海蜇螅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封闭式循环水的海蜇螅状体苗种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封闭式循环水的海蜇螅状体苗种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水一级过滤单元包括超微纤维过滤器(3),所述超微纤维过滤器(3)用于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有害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封闭式循环水的海蜇螅状体苗种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水二级过滤单元包括生物过滤器(5),所述生物过滤器(5)通过微生物将源水中有害物质转换为无害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封闭式循环水的海蜇螅状体苗种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杀单元包括紫外线杀菌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封闭式循环水的海蜇螅状体苗种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封闭式循环水的海蜇螅状体苗种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水一级过滤单元包括超微纤维过滤器(3),所述超微纤维过滤器(3)用于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有害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封闭式循环水的海蜇螅状体苗种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水二级过滤单元包括生物过滤器(5),所述生物过滤器(5)通过微生物将源水中有害物质转换为无害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封闭式循环水的海蜇螅状体苗种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杀单元包括紫外线杀菌器(7),所述紫外线杀菌器(7)用于对所述蛋白分离器(6)处理后的源水中的病原体进行二次消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封闭式循环水的海蜇螅状体苗种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杀单元包括臭氧消毒机(8),所述臭氧消毒机(8)与所述蛋白分离器(6)连接,通过臭氧消杀的方式对源水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陈福迪段妍宋伦周遵春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辽宁省海洋环境监测总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