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地漏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628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22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火地漏芯,包括至少一个浮球模块,所述浮球模块包括管状的浮球模块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浮球模块壳体内的浮球,所述浮球模块壳体的底端形成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小于所述浮球的直径。本申请可以起到防火、防烟、防气体渗透等隔离效果的同时,结构简单、无需定期加水,成本低廉,零部件少,便于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漏,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火地漏芯


技术介绍

1、核电厂发生火灾或由明火引起爆炸后,常常会导致放射性物质释放至外环境,从而对环境和公众造成危险。因此,防火工作在核电厂占有重要位置。核电厂在各种情况下都必须具备足够的防火能力,在设计和运行中都要考虑和采取各种预防火灾的措施,包括早期探测火警、灭火或限制火灾蔓延等措施。因此,核电厂所使用的地漏也必须具有防火功能,目前核电厂防火地漏芯采用的是常规的u型地漏芯结构。

2、这样的设置如若存在密封问题,则不仅影响防火屏障完整性,而且影响内部水淹事故分析结果。同时由于防火需求,需要定期向地漏内加水,厂房内外所有的地漏全部加水一次工作量大,同时加水过程中还会因为压差等问题产生次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防火地漏芯。

2、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构造一种防火地漏芯,包括至少一个浮球模块,所述浮球模块包括管状的浮球模块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浮球模块壳体内的浮球,所述浮球模块壳体的底端形成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火地漏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浮球模块(1),所述浮球模块(1)包括管状的浮球模块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浮球模块壳体内的浮球,所述浮球模块壳体的底端形成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小于所述浮球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模块壳体包括管状的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底端的管状的挡隔部,所述挡隔部顶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底端相连接,且直径自顶端至底端逐渐减少,所述排水孔形成于所述挡隔部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模块(1)包括第一浮球模块(11)以及第二浮球模块(12),所述第一浮球模块(11)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火地漏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浮球模块(1),所述浮球模块(1)包括管状的浮球模块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浮球模块壳体内的浮球,所述浮球模块壳体的底端形成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小于所述浮球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模块壳体包括管状的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底端的管状的挡隔部,所述挡隔部顶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底端相连接,且直径自顶端至底端逐渐减少,所述排水孔形成于所述挡隔部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模块(1)包括第一浮球模块(11)以及第二浮球模块(12),所述第一浮球模块(11)包括第一浮球(112)以及管状的第一浮球模块壳体(111),所述第二浮球模块(12)包括第二浮球(122)以及管状的第二浮球模块壳体(121),所述第一浮球模块壳体(111)与所述第二浮球模块壳体(121)相连通,所述第二浮球(122)设置于所述第一浮球模块壳体(111)与所述第二浮球模块壳体(121)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浮球(112)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火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浮球模块壳体(121)内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浮球模块壳体(111)外径,所述第二浮球模块壳体(121)套设于所述第一浮球模块(11)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火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韦玮王伟涛伍健阳勤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