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腐蚀监测器、监测方法、系统及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5577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腐蚀监测器、监测方法、系统及应用,监测器包括承接组件和挂片监测机构;承接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接头、上缸套、承接短节、下缸套、下接头,导向筒、定位短节、旋转导向体;承接短节设有容纳挂片监测机构的偏心孔和与偏心孔连通的通孔;导向筒嵌套于上缸套中与承接短节连接,导向筒上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与偏心孔的位置相匹配;定位短节嵌套于下缸套和下接头中,与下缸套连接;旋转导向体嵌套于定位短节中且与定位短节连接,旋转导向体上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与第一导向槽位于承接组件中轴线的一侧;上接头和下接头用于外接油管,挂片监测机构用于通过投捞器组装在偏心孔中或用于通过投捞器从偏心孔中起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生产,尤其涉及管柱腐蚀监测,特别涉及一种井下腐蚀监测器、监测方法、系统及应用


技术介绍

1、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注水井的注入水会根据实际需求调整ph值,当注入水调整为偏酸性后,会腐蚀井内套管、油管及各类工具,为了掌握腐蚀程度,需对注水井内管柱的腐蚀速率进行监测,需要将与套管、油管及各类工具使用的金属材料成分相同的挂片送入注水井内,通过分析、评估挂片的腐蚀程度判断整个注水井的腐蚀状况,指导水井管柱作业周期的调整,以免因腐蚀造成油管、工具腐蚀失效甚至断脱造成大修。

2、目前,注水井井下腐蚀监测技术可分为固定式和可取式两类,固定式随管柱下入井内,可分别对油管内外环境腐蚀状况进行监测,但存在挂片的取出需要进行动管柱作业、监测周期不易调整的缺陷,从而不能对油管内腐蚀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可取式将监测器卡在油管内壁接箍间隙内,由专用投捞工具投送或捞出,虽不需随管柱起下送入、取出,但投入油管内后油管内的生产通道被占用,影响到正常生产,在监测期内无法进行其他作业。因此,现有的井下腐蚀监测技术不能随时、灵活的获得井下腐蚀信息,无法及时提供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腐蚀监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接组件以及可拆卸地组装在所述承接组件中的挂片监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腐蚀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片监测机构包括:投捞组件和挂片监测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腐蚀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片监测组件包括:装载短节、挂片和装载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腐蚀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短节位于所述偏心孔的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所述通孔靠近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一侧,且所述卡槽和所述通孔的位置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腐蚀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轴向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腐蚀监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接组件以及可拆卸地组装在所述承接组件中的挂片监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腐蚀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片监测机构包括:投捞组件和挂片监测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腐蚀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片监测组件包括:装载短节、挂片和装载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腐蚀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短节位于所述偏心孔的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所述通孔靠近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一侧,且所述卡槽和所述通孔的位置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腐蚀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轴向横截面靠近所述通孔一端的第一凹陷角大于90°,远离所述通孔一端的第二凹陷角不大于9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腐蚀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捞头远离所述凸轮的一端外侧开设有若干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轴向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环形凹槽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德利刘合李国欣王全宾金旭罗敬兵党杨斌郭天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