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骨修复和骨膜制备,涉及一种人工骨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go膜增强的含血管化网络复合人工凝胶骨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骨损伤的修复和再生是临床医学中的一大挑战,尤其是在处理复杂性骨折和大面积骨缺损时。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内固定和外固定,虽然有效,但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2、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科学、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快速发展,骨修复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新型生物材料如磷酸钙陶瓷和生物玻璃被广泛应用于骨缺损的填充和支撑,促进骨再生。骨膜技术的进步也在骨再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增强或重建骨膜功能,进一步支持骨修复过程。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为骨损伤患者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显著提升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3、传统的骨膜材料在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之间难以达到理想的平衡,材料可能过于刚硬或不够坚固,无法有效支持骨组织的生长和愈合。此外,这些材料通常缺乏足够的血管化网络,导致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传递受限,从而严重影响骨组织的再生和愈合速度。功能单一的问题也显著存在,许多现有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GO膜增强的含血管化网络复合人工凝胶骨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O膜增强的含血管化网络复合人工凝胶骨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刮涂液中GO浓度为0.05-0.1wt%,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9-1:7;所述的GO薄膜的厚度控制为50-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O膜增强的含血管化网络复合人工凝胶骨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HAMA溶液浓度为5-7.5wt%,且加入有光引发剂,浓度为0.1-0.2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o膜增强的含血管化网络复合人工凝胶骨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o膜增强的含血管化网络复合人工凝胶骨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刮涂液中go浓度为0.05-0.1wt%,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9-1:7;所述的go薄膜的厚度控制为50-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o膜增强的含血管化网络复合人工凝胶骨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hama溶液浓度为5-7.5wt%,且加入有光引发剂,浓度为0.1-0.2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o膜增强的含血管化网络复合人工凝胶骨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介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为:将磷酸根离子溶液、含钙溶液、表面活性剂及模板溶液混合,调节ph为9-11,在35-40℃条件下陈化,陈化完成后离心收集沉淀物并反复使用去离子水及乙醇进行洗涤处理,所得产物置于50-80℃内烘干至质量恒定,获得介孔羟基磷灰石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go膜增强的含血管化网络复合人工凝胶骨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后溶液中所述磷酸根离子的浓度范围在0.25-0.35m,钙的浓度为0.45-0.55m,表面活性剂为植酸、sds、edta或柠檬酸中的一种,用量为总溶液的4-6(w/v)%添加,选用的模板溶液为f127或ctab中的一种,浓度为0.1-0.4g/ml,离心转速为5000-10000rpm/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o膜增强的含血管化网络复合人工凝胶骨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溶液的制备方法为:采用循环超声-冻干负载法在介孔羟基磷灰石的孔道内负载促成血管因子,再将所得介孔羟基磷灰石浸入多巴胺溶液中调节ph,原位聚合在其表面形成聚多巴胺聚合物包覆层,将其加入含有光引发剂的hama溶液中混匀;其中,所述循环超声-冻干负载法是将介孔羟基磷灰石加入含有促成血管因子的pbs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后再真空冻干,重复若干次实现负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欢,王思,周柳荫,何登伟,应锦河,吴铭健,吴凌峰,黄淑明,陈振中,沈霖,来贺欢,刘飞俊,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