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后同步升降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5565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后同步升降门结构,属于升降门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交替开启的同步升降门组件;所述同步升降门组件包括框架组件、升降门装置和皮带调节装置,底座与框架组件连接,框架组件与升降门装置和皮带调节装置连接,升降门装置与皮带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升降门装置上安装有用于缓冲减的速缓冲组件。通过上述方式,通过对同步升降门的皮带调节,可以避免皮带松弛脱落或者紧绷断裂,延长装置使用寿命,同时装置的交替运行可以实现人员与机器在隔绝联系的前提下各自不停机作业,确保了人员的安全同时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升降门相关,具体涉及一种前后同步升降门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工业生产中,通常需要前端人员上料,后端机器取料上线,为了工作的安全,通常使用升降门将工作人员与机器隔开,避免工作的过程中机器发生故障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2、例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9826626u公开了一种新型升降门,门横梁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竖直设置的门立柱,门立柱的顶部一端连接门横梁,底部的一端固定在地面;门立柱的内侧均布竖直方向的滑轨;滑轨之间分别安装有门体,门体的两侧分别与滑轨滑动连接;门横梁的一端安装有提升轮组件;门横梁均布滑轮组件;提升轮组件安装有绳体;绳体绕过滑轮组件与位于一侧的门体连接。

3、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弊端,升降门打开时工作人员可以向装置内输送材料,但是关闭后工作人员无法继续下一次的上料,造成了装置工作的连续性不高。

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前后同步升降门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后同步升降门结构。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后同步升降门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同步升降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21)包括支撑框架(211)、支撑板(212)、支撑柱一(213)和支撑柱二(214),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211),支撑框架(211)与升降门装置(22)连接,支撑框架(21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一(213),支撑框架(211)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2),支撑框架(211)前后两端相向一侧内壁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对支撑柱二(214),支撑柱一(213)的上下两端与支撑柱二(214)固定连接。

<p>3.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后同步升降门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同步升降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21)包括支撑框架(211)、支撑板(212)、支撑柱一(213)和支撑柱二(214),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211),支撑框架(211)与升降门装置(22)连接,支撑框架(21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一(213),支撑框架(211)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2),支撑框架(211)前后两端相向一侧内壁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对支撑柱二(214),支撑柱一(213)的上下两端与支撑柱二(2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后同步升降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一(213)与皮带调节装置(2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后同步升降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门装置(22)包括轨道气缸(221)、固定板(222)、升降门(223)、皮带(224)、夹紧板(225)、限位滑槽一(226)和皮带轮一(227),支撑柱二(214)相向一端固定连接有轨道气缸(221),轨道气缸(22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2),支撑框架(211)左右两侧外壁均开设有限位滑槽一(226),限位滑槽一(226)与缓冲组件(3)连接,限位滑槽一(226)内滑动连接有升降门(223),升降门(223)相向一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板(225),固定板(222)后端与皮带(224)啮合连接,固定板(222)后端通过螺栓与后端夹紧板(225)固定连接,支撑框架(211)左右两端靠近四个角落处均转动连接有皮带轮一(227),皮带轮一(227)之间通过皮带(224)传动连接,皮带(224)与皮带调节装置(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先惠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