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调查取样,具体为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土壤取样是指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包括采样的布设和取样技术,采剖面土样,应在剖面观察记载结束后进行,在采样前应先将剖面整修、清理,削去最表层的浮土,然后再按层次自上而下逐层从中心典型部位取样,取样后的样品在实验室进行加热蒸发,去除水分后再进行分析。
2、在进行土壤定量取样时,一般是利用压柄将特定体积的环刀压到土壤里,然后将环刀连同里面的土壤样品一起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每次取样完成后须将环刀和土壤样品一同存放和输运,在要需要采集的样品数量多的情况下,需要准备大量环刀,这些金属环刀的质量较大,携带不方便,装载土壤样品的环刀需要单独保存,不便于运输,并且环刀的数量也会制约能采集的土壤样品的数量,在进行大规模大数量土壤样品采集时限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包括:主体件和拆装件,所述主体件包括样品推出机构,所述拆装件包括清洁机构和硬土推出辅助机构,所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件和拆装件,所述主体件包括样品推出机构,所述拆装件包括清洁机构和硬土推出辅助机构,所述清洁机构活动设置在样品推出机构的底部,所述硬土推出辅助机构活动设置在样品推出机构的顶部,且硬土推出辅助机构包括连接单元、换向单元、收卷拉料单元、传动单元和拉绳单元,且连接单元设置在样品推出机构的表面,所述换向单元设置在样品推出机构的顶部,所述收卷拉料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和所述拉绳单元均安装在连接单元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推出机构包括样品推出机构包括持握筒(101)、第一对接内环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件和拆装件,所述主体件包括样品推出机构,所述拆装件包括清洁机构和硬土推出辅助机构,所述清洁机构活动设置在样品推出机构的底部,所述硬土推出辅助机构活动设置在样品推出机构的顶部,且硬土推出辅助机构包括连接单元、换向单元、收卷拉料单元、传动单元和拉绳单元,且连接单元设置在样品推出机构的表面,所述换向单元设置在样品推出机构的顶部,所述收卷拉料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和所述拉绳单元均安装在连接单元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推出机构包括样品推出机构包括持握筒(101)、第一对接内环槽(102)、对接外环槽(103)、防夹凸块(104)、滑孔(105)和恒压槽(106),所述第一对接内环槽(102)开设在持握筒(101)底端的内壁,所述对接外环槽(103)开设在持握筒(101)底端的外壁,所述防夹凸块(104)一体式设置在对接外环槽(103)的表面,且防夹凸块(10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防夹凸块(104)相对分布,所述滑孔(105)贯穿开设在持握筒(101)顶端的中间,所述恒压槽(106)开设在滑孔(105)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推出机构还包括推料活塞(111)、推杆(112)、手柄(113)和限位环(114),所述推料活塞(111)滑动连接在持握筒(101)的内壁,且持握筒(101)的内径长度与环刀(110)的内径长度相等,所述推杆(112)螺纹连接在推料活塞(111)的顶端,且推杆(112)的表面与滑孔(10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手柄(113)固定套接在推杆(112)的顶端,所述限位环(114)固定连接在推杆(112)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储水瓶(201)、对接盖(202)、进气单向阀(203)、水泵(204)、对接环(205)、第二刀口挡槽(206)、排水管(207)、进水管(208)、导水软管(209)、蓄电池(210)和雾化喷头(211),所述储水瓶(201)设置在环刀(110)的下方,所述对接盖(202)螺纹连接在储水瓶(201)的顶部,且对接盖(202)与储水瓶(20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进气单向阀(203)固定安装在对接盖(202)的顶部,所述水泵(204)和所述蓄电池(210)均固定安装在对接盖(202)的表面,所述对接环(205)固定安装在水泵(204)的一侧,所述第二刀口挡槽(206)开设在对接环(205)顶端的内壁,所述排水管(207)和所述进水管(208)分别固定安装在水泵(204)的输出端和水泵(204)的输入端,所述导水软管(209)固定连接在进水管(208)的一端,所述雾化喷头(211)固定安装在排水管(207)的一端,且雾化喷头(211)位于对接环(205)的内部,且对接环(205)通过第二刀口挡槽(206)与环刀(110)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座(301)、第二连接座(302)、螺栓(303)、螺母(304)、防滑垫(305)、支撑辊(306)、安装座(307)、侧盖(308)、出带口(309)和出索孔(310),所述第一连接座(301)和所述第二连接座(302)通过螺栓(303)和螺母(304)固定安装在持握筒(101)的表面,且第一连接座(301)与第二连接座(302)转动连接,所述防滑垫(305)分别固定贴合在第一连接座(301)的内壁和第二连接座(302)的内壁,所述支撑辊(30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座(301)的表面,所述安装座(307)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座(302)的表面,所述侧盖(308)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座(307)的两侧,所述出带口(309)和所述出索孔(310)均贯穿开设在安装座(307)的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李虎,郑重莺,周建中,尤裕,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木已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