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坡地调平,尤其是一种坡地调平装置。
技术介绍
1、丘陵山地地表起伏较大,山丘和山脉交错分布,地势高低不平,山坡陡峭,常常出现岩石峭壁、山谷和溪流等地形特征。当一些机械设备在地势不平的地貌进行作业时,会出现无法正常进行作业或者作业效率低等问题,此时需要对作业平台进行调平,以保证作业平台上的作业机构能更好的作业。
2、授权公告号cn113184070b公开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的农业机械调平底盘及农业机械,该方案通过调平油缸来支撑车架,底部设置履带机构。但该方案需要设置四组调平油缸来支撑车架的四角处,油缸数量较多,成本较高。
3、授权公告号cn109906700b公开一种新型果园作业平台调平装置,该方案四个调平油缸分别布置于支撑柱的前后左右,再调节时,需要较高一侧的油缸和较低一侧的油缸配合伸出和缩回,因此每一个方向上需要两组油缸相互配合完成调节,实现托架调平,同样存在油缸数量过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坡地调平装置,通过设置矩形结构的转向支撑件,从而便于通过第一转向电机实现承载支撑件纵向方向上两端高度的调节,通过第二转向电机实现承载支撑件横向方向上的调节,只需要通过两组电机即可实现调平,结构简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坡地调平装置,包括:
4、承载支撑件,包括承载板,承载板底部中间竖直设置支撑柱,支撑柱底端设有两根支撑轴,两根
5、底盘,底盘上沿纵向相对设有第二转向电机和支撑板;
6、转向支撑件,呈矩形结构,两根支撑轴前端延伸到转向支撑件第一相对边处并通过轴承实现与转向支撑件转动配合,第一相对边的第一条边上设有第一转向电机,第一转向电机连接其中一根支撑轴以带动承载支撑件转动;第二转向电机输出端连接第二相对边的第一条边中间位置,支撑板转动支撑第二相对边的第二条边的中间位置。
7、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机械作业部件。
8、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转向支撑件中空设置,包括呈矩形的上机盖和下机盖,上机盖和下机盖通过固定件装配,上机盖和下机盖每一条边的中间位置用于设置轴承、通孔、第一转向电机。
9、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底盘上设有安装孔,底盘底部用于通过安装孔安装行走机构。
10、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转向电机输出轴的高度与支撑板顶端的高度适配。
11、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转向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向支撑件第二相对边垂直设置,输出轴伸入第二相对边的第一条边中间位置上的通孔并固定连接。
12、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支撑板顶端垂直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伸入转向支撑件第二相对边的第二条边中间位置上的轴承实现转动配合。
13、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底盘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输出端向上并支撑第一转向电机的底部。
14、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底盘为圆形。
15、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转向电机和支撑板的间距与转向支撑件的宽度适配。
16、上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技术通过设置矩形结构的转向支撑件,从而便于通过第一转向电机实现承载支撑件纵向方向上两端高度的调节,通过第二转向电机实现承载支撑件横向方向上的调节,只需要通过两组电机即可实现调平,结构简单,每一方向上只需一组电机参与调平即可。
18、2.本技术的底盘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输出端向上并支撑第一转向电机的底部位置,液压缸起辅助转向支撑件运动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坡地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地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机械作业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地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支撑件中空设置,包括呈矩形的上机盖和下机盖,上机盖和下机盖通过固定件装配,上机盖和下机盖每一条边的中间位置用于设置轴承、通孔、第一转向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地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有安装孔,底盘底部用于通过安装孔安装行走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坡地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电机的输出轴高度与支撑板顶端的高度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坡地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向支撑件第二相对边垂直设置,输出轴伸入第二相对边的第一条边中间位置上的通孔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坡地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顶端垂直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伸入转向支撑件第二相对边的第二条边中间位置上的轴承实现转动配合。
8.根据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地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为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坡地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电机和支撑板的间距与转向支撑件的宽度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地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地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机械作业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地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支撑件中空设置,包括呈矩形的上机盖和下机盖,上机盖和下机盖通过固定件装配,上机盖和下机盖每一条边的中间位置用于设置轴承、通孔、第一转向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地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有安装孔,底盘底部用于通过安装孔安装行走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坡地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电机的输出轴高度与支撑板顶端的高度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垣欣,屈鹏,尹铝法,苏晓菲,袁国旗,张德睿,谭福康,郭安福,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