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市政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城市排洪景观一体式结构。
技术介绍
1、为应对城市内涝风险,及时排出超出城市防洪标准的雨水,降低洪水对城市的危害,需在城市总体布局时考虑设置城市雨水泄洪通道。
2、在相关技术中,城市规划时要么未考虑设置雨水泄洪通道,要么自城市内部或者外围建设雨水泄洪通道。
3、在城市内部设置雨水泄洪通道,发生洪水时,洪水通过城市道路排放仍能造成一定财物损失,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利用河道设置雨水泄洪通道时,不仅缺乏一定的景观性,且由于洪水不轻易发生,雨水泄洪通道占用过多土地,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排洪景观一体式结构,用以解决目前的城市中设置的雨水泄洪通道不美观以及其导致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排洪景观一体式结构,包括过水通道;
3、过水通道的两侧分别依次连接有休闲部、人行步道、非机动车道、绿化蓄滞部和机动车道,休闲部的高度大于过水通道的高度,人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排洪景观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水通道(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排洪景观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蓄滞部(400)上横设有非机动车横穿道路(4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排洪景观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排洪景观一体式结构还包括第一台阶(800),所述第一台阶(800)设置于所述绿化蓄滞部(400)内,所述第一台阶(800)的一端与所述非机动车横穿道路(410)连通,所述第一台阶(800)的另一端与所述非机动车道(90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排洪景观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排洪景观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水通道(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排洪景观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蓄滞部(400)上横设有非机动车横穿道路(4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排洪景观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排洪景观一体式结构还包括第一台阶(800),所述第一台阶(800)设置于所述绿化蓄滞部(400)内,所述第一台阶(800)的一端与所述非机动车横穿道路(410)连通,所述第一台阶(800)的另一端与所述非机动车道(90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排洪景观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排洪景观一体式结构还包括第二台阶(700),所述第二台阶(700)的一端与所述人行步道(300)连通,所述第二台阶(700)的另一端与所述休闲部(20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排洪景观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蓄滞部(400)包括自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种植土层(420)、第一透水层(430)和第二透水层(440),其中所述第一透水层(430)中的空隙小于所述第二透水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近,陈永访,王鸿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