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5496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器系统和若干串联设置的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壳体;多个接口,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多个所述接口至少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且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中至少有一个为可拆卸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充电器系统电连接或与相邻的所述充电组件的第二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储能装置连接,所述充电组件用于控制与自身连接的储能装置接入或切出所述充电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充电系统的充电组件采用可扩展设计,能够根据储能装置的数量来扩展充电组件的数量,使充电接口不受限制,从而为每个储能装置提供对应的充电接口,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充电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充电器和充电系统较为简单,通常是通过充电器配置一个充电接口直接连接储能装置,以为该储能装置充电,当有多个储能装置时,现有的充电器或充电系统的充电接口无法进行拓展,无法满足为多个储能装置充电,因此,亟需一种便于携带、存储且能够扩展充电接口的充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系统,以改善现有的充电系统的充电接口无法进行拓展,无法满足为多个储能装置充电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器系统和若干串联设置的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包括:

3、壳体;

4、多个接口,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多个所述接口至少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且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中至少有一个为可拆卸接口;

5、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充电器系统电连接或与相邻的所述充电组件的第二接口电连接;

6、所述第三接口与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系统和若干串联设置的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系统包括充电器和通讯控制组件,所述通讯控制组件通过控制各所述充电组件,使同一时段仅有一个所述储能装置接入所述充电系统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和所述通讯控制组件为独立结构或集成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控制组件包括进线接口、出线接口及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进线接口及所述出线接口连接;所述进线接口与所述出线接口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系统和若干串联设置的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系统包括充电器和通讯控制组件,所述通讯控制组件通过控制各所述充电组件,使同一时段仅有一个所述储能装置接入所述充电系统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和所述通讯控制组件为独立结构或集成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控制组件包括进线接口、出线接口及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进线接口及所述出线接口连接;所述进线接口与所述出线接口连接,所述出线接口与首个所述充电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充电组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直连或通过第一线束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至少一个面的投影面积小于4×104m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将所述充电组件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震宇陆春桃尼古拉斯·萨奇萨特洛伊·艾飞德严安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