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型转向器壳体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转向器壳体专用的液压下拉涨紧装置。
技术介绍
1、重型转向器壳体作为转向系统的重要部件,其设计、材料选择、制造工艺以及质量控制均需符合高标准的要求。无论是使用高强度铸铁还是铝合金,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确保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重型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使用需求。重型转向器壳体的制造通常采用铸造工艺,通过精密的模具将液态金属浇筑成形。随后进行冷却、清理和机加工,确保壳体具有精确的尺寸和良好的表面光洁度。由于近年来机械加工行业对重型转向器壳体加工精度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随着用工成本不断提高,传统的定位和夹紧方式劳动强度大、装卸零件效率、夹持力无法满足定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重型转向器壳体专用的液压下拉涨紧装置,设计巧妙,结构合理紧凑,方便装夹重型转向器壳体,满足加工需求。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3、一种重型转向器壳体专用的液压下拉涨紧装置,重型转向器壳体包括竖向流道和横向流道,竖向流道上下两端分别联通上下两个端面,横向流道一端与其相应的端面联通,横向流道靠近中间位置与竖向流道相联通;它包括缸体、活塞头、活塞拉杆、封盖、涨套、防转环、顶杆、顶出板、盖板、芯轴和定位环,缸体上端中间设计有芯轴,缸体中间设计有活塞槽,芯轴中间开有中间孔,中间孔下端联通活塞槽,中间孔上端联通芯轴的上端面;活塞头滑动密封安装在活塞槽内,缸体的活塞槽下端口部外侧还有设计有大圆槽
4、所述的芯轴与缸体一体加工成型。
5、所述的盖板下端中间设计下连接杆,下连接杆下端还设计丝杆,活塞拉杆上端中间设计有上螺纹孔,下连接杆通过丝杆旋转连接在上螺纹孔内;下活塞杆下端中间设计有下螺纹孔,顶出板上端中间设有上连接丝杆,上连接丝杆旋转连接在下螺纹孔内。
6、所述的支撑件设置为金属支撑件,支撑件上端的内侧面也设计成与芯轴的外周面相配合的斜面,支撑件上端内侧设置有弧形凸块;盖板下端靠近中间设计有环形凹槽,弧形凸块卡在环形凹槽内;所述涨套上端设计有弧形凸块,涨套上端也通过弧形凸块卡在环形凹槽内。
7、所述的活塞槽上端设计有一上进出油流道,上进出油流道从缸体的壁内通过,上进出油流道一端联通活塞槽上端,上进出油流道的另一端联通缸体的下端面;所述活塞槽下端也设计有下进出油流道,下进出油流道从封盖的上端联通活塞槽的下端,下进出油流道从封盖内通过,再通过缸体的壁内,最后下进出油流道联通缸体的下端面。
8、所述的防转环套在芯轴根部位置设置为圆柱状的芯轴。
9、所述的缸体下端密封安装在机床加工中心的液压工作台上面,缸体上面设置的上进出油流道以及下进出油流道的进口分别与液压工作台上面液压进出油道联通。
10、所述的防转环上端均匀设计有若干分隔槽,分隔槽内设计有弧形挡块,涨套下端也设计有弧形凸块,涨套下端位于对应的分隔槽内且涨套下端通过弧形凸块卡在弧形挡块内侧;相邻的分隔槽之间形成的分隔块,支撑件的下端可活动位于分隔块外侧与定位环的环槽之间;防转环下端还对应顶杆设计有相应的凹槽。
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设计巧妙,结构合理紧凑,通过涨套插入重型转向器壳体的横向流道内,通过活塞头带着活塞拉杆下拉盖板,盖板下压涨套,涨套的倾斜面与芯轴的外周面相互斜切作用下,涨套被向外顶出涨开,这样涨套的外侧就顶在重型转向器壳体的横向流道的内侧壁上,重型转向器壳体就方便快捷完成装夹,满足加工需求;本专利技术还设计了松脱结构,则是活塞头带着活塞拉杆上行顶出盖板,同时活塞头下端带着顶出板上行,顶出板作用顶杆上顶防转环,防转环上顶涨套,使涨套上行收缩,防止涨套无法松脱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型转向器壳体专用的液压下拉涨紧装置,重型转向器壳体包括竖向流道和横向流道,竖向流道上下两端分别联通上下两个端面,横向流道一端与其相应的端面联通,横向流道靠近中间位置与竖向流道相联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缸体、活塞头、活塞拉杆、封盖、涨套、防转环、顶杆、顶出板、盖板、芯轴和定位环,缸体上端中间设计有芯轴,缸体中间设计有活塞槽,芯轴中间开有中间孔,中间孔下端联通活塞槽,中间孔上端联通芯轴的上端面;活塞头滑动密封安装在活塞槽内,缸体的活塞槽下端口部外侧还有设计有大圆槽,封盖安装在大圆槽的底部,活塞头上端安装有活塞拉杆,活塞拉杆上端滑动密封位于芯轴的中心孔内且活塞拉杆上端连接盖板下端中间;活塞头的下端还设置有下活塞杆,下活塞杆下端滑动密封贯穿封盖后且下活塞杆下端连接顶出板上端中间,顶出板位于大圆槽内且顶出板位于封盖下方,芯轴外侧根部套装有防转环,防转环下端与顶出板之间安装有若干顶杆,顶杆上端顶在防转环下端,顶杆下端贯穿缸体后再贯穿下封板后顶在顶出板上端;芯轴一周安装有若干涨套,相邻涨套之间安装有支撑件,支撑件设置成倒L型件;涨套上端卡在盖板下端内侧,涨套下端顶在防转环上端,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转向器壳体专用的液压下拉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与缸体一体加工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转向器壳体专用的液压下拉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下端中间设计下连接杆,下连接杆下端还设计丝杆,活塞拉杆上端中间设计有上螺纹孔,下连接杆通过丝杆旋转连接在上螺纹孔内;下活塞杆下端中间设计有下螺纹孔,顶出板上端中间设有上连接丝杆,上连接丝杆旋转连接在下螺纹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转向器壳体专用的液压下拉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设置为金属支撑件,支撑件上端的内侧面也设计成与芯轴的外周面相配合的斜面,支撑件上端内侧设置有弧形凸块;盖板下端靠近中间设计有环形凹槽,弧形凸块卡在环形凹槽内;所述涨套上端设计有弧形凸块,涨套上端也通过弧形凸块卡在环形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转向器壳体专用的液压下拉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槽上端设计有一上进出油流道,上进出油流道从缸体的壁内通过,上进出油流道一端联通活塞槽上端,上进出油流道的另一端联通缸体的下端面;所述活塞槽下端也设计有下进出油流道,下进出油流道从封盖的上端联通活塞槽的下端,下进出油流道从封盖内通过,再通过缸体的壁内,最后下进出油流道联通缸体的下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转向器壳体专用的液压下拉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转环套在芯轴根部位置设置为圆柱状的芯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型转向器壳体专用的液压下拉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下端密封安装在机床加工中心的液压工作台上面,缸体上面设置的上进出油流道以及下进出油流道的进口分别与液压工作台上面液压进出油道联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转向器壳体专用的液压下拉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转环上端均匀设计有若干分隔槽,分隔槽内设计有弧形挡块,涨套下端也设计有弧形凸块,涨套下端位于对应的分隔槽内且涨套下端通过弧形凸块卡在弧形挡块内侧;相邻的分隔槽之间形成的分隔块,支撑件的下端可活动位于分隔块外侧与定位环的环槽之间;防转环下端还对应顶杆设计有相应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转向器壳体专用的液压下拉涨紧装置,重型转向器壳体包括竖向流道和横向流道,竖向流道上下两端分别联通上下两个端面,横向流道一端与其相应的端面联通,横向流道靠近中间位置与竖向流道相联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缸体、活塞头、活塞拉杆、封盖、涨套、防转环、顶杆、顶出板、盖板、芯轴和定位环,缸体上端中间设计有芯轴,缸体中间设计有活塞槽,芯轴中间开有中间孔,中间孔下端联通活塞槽,中间孔上端联通芯轴的上端面;活塞头滑动密封安装在活塞槽内,缸体的活塞槽下端口部外侧还有设计有大圆槽,封盖安装在大圆槽的底部,活塞头上端安装有活塞拉杆,活塞拉杆上端滑动密封位于芯轴的中心孔内且活塞拉杆上端连接盖板下端中间;活塞头的下端还设置有下活塞杆,下活塞杆下端滑动密封贯穿封盖后且下活塞杆下端连接顶出板上端中间,顶出板位于大圆槽内且顶出板位于封盖下方,芯轴外侧根部套装有防转环,防转环下端与顶出板之间安装有若干顶杆,顶杆上端顶在防转环下端,顶杆下端贯穿缸体后再贯穿下封板后顶在顶出板上端;芯轴一周安装有若干涨套,相邻涨套之间安装有支撑件,支撑件设置成倒l型件;涨套上端卡在盖板下端内侧,涨套下端顶在防转环上端,支撑件上端也卡在盖板下端内侧,定位环套在防转环外侧且定位环固定在缸体上端,定位环内侧上端设置有环槽,环槽位于防转环的上端外侧,支撑件下端位于环槽内且支撑件下端面与环槽底部留有一定活动间隙;所述芯轴设置为上窄下宽的圆锥状轴,所述若干涨套的内侧面也形成上窄下宽的圆锥状的内侧面,涨套的内侧面与芯轴的外周面互切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转向器壳体专用的液压下拉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与缸体一体加工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转向器壳体专用的液压下拉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下端中间设计下连接杆,下连接杆下端还设计丝杆,活塞拉杆上端中间设计有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兴,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恩迈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