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气流加热机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476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气流加热机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电池和容纳腔,容纳腔内靠近电池的一端设置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为红外气流加热机构,红外气流加热机构,包括管体,管体为圆柱状管体,管体的内壁上涂覆有红外发热涂层,红外发热涂层的两端均连接有导线,管体内设有多孔导气元件。本技术利用红外发热涂层产生热辐射加热流动的空气,再让热空气加热卷烟,相较于其他发热方式,气流加热不仅加热均匀,而且无需清洁、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红外加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红外气流加热机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大多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而电加热方式又可分为感应加热、红外加热、气流加热和电阻加热等。其中,电阻加热通常应用为中心电阻加热和周向电阻加热两种,中心电阻加热是将发热元件插入气溶胶生成基质中,热量传递由内向外,温度分布也随之由高到低,但存在加热元件易断裂、不易清洁、加热不均匀等问题;周向电阻加热是将发热元件布置在气溶胶生成基质外围,热量传递由外向内,温度分布也随之由高到低,也存在不易清洁、产生异味等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痛点,感应加热、红外加热和气流加热等发热方式开始展露头角。目前菲莫国际iqos iluma已成功将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应用到发热元件上,但由于需要在气溶胶产生基质中放入金属材料存在环保问题。红外加热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加热方式,但是目前还没有应用此技术的成熟气溶胶生成产品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气流加热机构,以解决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气流加热机构,包括管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4)为圆柱状管体,所述管体(4)的内壁上涂覆有红外发热涂层(10),所述红外发热涂层(10)的两端均连接有导线(9),所述管体(4)内设有多孔导气元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气流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4)的管壁为实心结构,所述管体(4)的材质为耐高温的保温隔热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气流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4)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钨钼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气流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4)为双层结构,所述管体(4)的内管壁(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气流加热机构,包括管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4)为圆柱状管体,所述管体(4)的内壁上涂覆有红外发热涂层(10),所述红外发热涂层(10)的两端均连接有导线(9),所述管体(4)内设有多孔导气元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气流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4)的管壁为实心结构,所述管体(4)的材质为耐高温的保温隔热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气流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4)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钨钼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气流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4)为双层结构,所述管体(4)的内管壁(6)和外管壁(7)之间形成夹层(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铭美曾显清韩咚林谢力汤磊周恽鸿谢颖刘锴周志刚邓永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三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