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部给药的新型给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5455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部给药的新型给药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药物溶液灌装于专用溶液瓶中;S2、溶液瓶喷雾过程中对准眼睛使用,使药物雾滴进入眼睛药液瓶与雾化装置结合使用,通过雾化装置喷出细小的雾状液滴,雾滴粒度大小为0.1‑60μm,到达眼球及眼周;S3、使用时为药械结合方式给药,药物溶液与雾化装置可分别单独生产制备,使用时将两者结合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眼部给药技术领域。该眼部给药的新型给药方法,雾化给药方式,可提高用药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信眼部感染风险、改善用药时眼部不适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眼部给药,具体为一种眼部给药的新型给药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眼部疾病发病率正在增加。针对眼部疾病,采用滴眼液药物治疗为最常见治疗手段之一。

2、传统的滴眼液用药,其滴眼方法要求高、使用步骤复杂,如有偏差,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还会使眼睛受到更多伤害。通常,大家在使用眼药水时,扒开眼皮直接往眼球上滴加,之后闭上眼睛、频繁眨眼,让眼药水在眼里打转。这种给药方式,既达不到用药效果,又容易让药液刺激角膜;用力闭眼、眨眼次数增多,容易让药液外流而降低疗效;用手扒开下眼睑施药,手部未提前清洗消毒则容易造成眼部感染;施药过程中,瓶口易与眼睫毛及眼表接触,导致瓶口滋生细菌进而污染药水;滴完眼药水后,药水覆盖眼球表面,造成一段时间内的视物模糊与不适,同时部分药水易从眼角鼻泪管流进鼻腔和喉咙,造成不适与刺激。

3、另外,一些特殊人群如颈椎病患者、帕金森患者、共济失调患者在使用传统滴眼液时亦存在用药困难的情况,难以将药水滴入眼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部给药的新型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部给药的新型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溶液瓶材质为玻璃、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金属瓶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部给药的新型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药物溶液为治疗眼部疾病的眼药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部疾病,包括屈光系统疾病(近视、远视、散光)、眼表疾病(干眼症、结膜炎、角膜炎)、眼底疾病(视网膜脱落、黄斑病、视网膜疾病)、晶状体疾病(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传导疾病(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前部缺血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部给药的新型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部给药的新型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溶液瓶材质为玻璃、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金属瓶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部给药的新型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药物溶液为治疗眼部疾病的眼药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部疾病,包括屈光系统疾病(近视、远视、散光)、眼表疾病(干眼症、结膜炎、角膜炎)、眼底疾病(视网膜脱落、黄斑病、视网膜疾病)、晶状体疾病(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传导疾病(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部给药的新型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出雾口与眼睛距离为2-15cm,雾化速率为0.1-2ml/min,每次递送至眼部药物剂量为20-300mg,每天用药次数为1-10次。

6.一种眼部给药的新型给药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眼部给药的新型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由主体和雾化单体组成,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安放雾化单体的对装腔,主体内置有电路板和与电路板连接导电的电池,电路板上设置有开关,开关的开关帽置于主体的外部,主体的外部设置有雾化口,雾化口与对装腔连通,雾化单体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可拆卸式对装有液体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惟德刘列杨子峰关伟杰桑岭吴永周李民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水木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