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5452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编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氨纶与锦纶长绒纤维该两种不同回缩性原料的配合形成了类似毛巾圈效果的长绒圈,长绒圈随机分布在织物的正反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没有使用异常昂贵的羊毛、蚕丝、超细棉等亲肤原料的前提下,让多梳经编产品的优良品质得到充分的发挥,不仅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贴服性、亲肤舒适性,而且拓展了多梳经编产品蓬松的设计风格;另外,通过氨纶张力补偿装置能够有效、稳定地调节氨纶纱线的张力,最大可能降低了氨纶纱线在编织过程中的断裂,较大地节约纱线张力调节所损耗的时间、成本,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梳经编织物,具体为一种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1、蕾丝花边面料等多梳经编产品多用于内衣罩杯外层的包覆,丰富多彩的图案及色彩,为女士内衣的多样性增添了更多的流行元素;也有部分多梳经编产品用于外衣、婚纱等服饰。除了追求服饰的个性化图案、色彩,穿着无束缚感、更亲肤也是不少消费者看重的品质。然而,现有的多梳经编产品的地组织结构多以化纤原料做为主料,普遍存在体感硬、化纤感明显的缺陷,很难兼顾到产品的亲肤舒适性;而羊毛、蚕丝、超细棉等亲肤原料的成本昂贵,导致多梳经编产品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编织方法,在没有使用异常昂贵的羊毛、蚕丝、超细棉等亲肤原料的前提下,提供无束缚感、更亲肤舒适的多梳经编产品,可直接用于贴肤穿着,大大拓宽了经编面料的多样性。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编织方法,包括:利用两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两种成圈原料编织所述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地组织结构,其中,两种所述成圈原料包括氨纶以及长绒原料,所述长绒原料形成长绒圈分布在所述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正反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具体为氨纶30D/3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绒原料具体为锦纶长绒纤维40D/34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组织结构的编织过程中,所述长绒原料采用超喂的送纱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1.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两种成圈原料编织所述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地组织结构,其中,两种所述成圈原料包括氨纶以及长绒原料,所述长绒原料形成长绒圈分布在所述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正反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具体为氨纶30d/3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绒原料具体为锦纶长绒纤维40d/34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组织结构的编织过程中,所述长绒原料采用超喂的送纱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组织结构的编织过程中,所述氨纶通过氨纶张力补偿装置进行送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绒圈多梳经编产品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兵罗新军靖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海花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