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吞咽障碍康复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402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07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吞咽障碍康复器械,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管、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所述支撑管的一侧设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张挂在第一支撑套的侧壁上,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张挂在第二支撑套的侧壁上。本技术在为老年患者进行吞咽障碍康复的训练时,将支撑组件套设在患者颈部位置,使得第一支撑套卡合支撑在患者肩部,第二支撑套支撑在患者后脑和下颚处,随后从患者下颚处将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进行卡扣,通过连接弹簧的收缩拉力,将患者下颚拉向胸口,实现患者低头体位,便于患者进行进食,避免患者不按照要求体位进食时食物反流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吞咽障碍康复器械


技术介绍

1、吞咽障碍是指由于口腔、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广义的吞咽障碍应包含认知和精神心理等方面问题引起的行为异常而导致的吞咽和进食问题,即摄食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多种疾病均可导致吞咽障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病变、口腔病变等。按吞咽障碍发生的解剖水平分为口咽性吞咽障碍和食管性吞咽障碍。口咽性吞咽障碍患者在进食稀薄的液体时常常出现咳嗽或气道阻塞,出现声音嘶哑或流涎。食管性吞咽障碍定义为食物通过食管能力下降。一些食管性疾病如食管狭窄、痉挛、失弛缓症等影响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食管括约肌的损伤或无力可使吞咽下的食物反流入喉,反流是指食物或液体已通过口腔或咽以后再返回去或返至鼻腔的现象。反流时,不需要用力食物就回到口腔或咽。

2、促进安全吞咽的一般体位应为正体位进食,患者采取躯干坐姿、颈部直立或采取低头姿势,这一姿势还可帮助预防早期食物溢出和气管打开的可能性,并可减少鼻腔回流的几率。但是目前一些老年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吞咽障碍康复器械,包括支撑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管(11)、第一支撑套(12)和第二支撑套(13),所述支撑管(11)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一支撑套(12),所述支撑管(11)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二支撑套(13),所述支撑管(11)的侧壁上开设有佩戴口(14),所述佩戴口(14)贯穿第一支撑套(12)和第二支撑套(13),所述支撑管(11)的一侧设有连接弹簧(2),所述连接弹簧(2)的一端张挂在第一支撑套(12)的侧壁上,所述连接弹簧(2)的另一端张挂在第二支撑套(13)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吞咽障碍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吞咽障碍康复器械,包括支撑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管(11)、第一支撑套(12)和第二支撑套(13),所述支撑管(11)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一支撑套(12),所述支撑管(11)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二支撑套(13),所述支撑管(11)的侧壁上开设有佩戴口(14),所述佩戴口(14)贯穿第一支撑套(12)和第二支撑套(13),所述支撑管(11)的一侧设有连接弹簧(2),所述连接弹簧(2)的一端张挂在第一支撑套(12)的侧壁上,所述连接弹簧(2)的另一端张挂在第二支撑套(13)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吞咽障碍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1)上固定设有柔性环(111),所述柔性环(111)的内侧开设有通孔(112),所述通孔(112)的内侧套设有支撑环(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吞咽障碍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套(12)上开设有第一支撑槽(121),所述第一支撑套(12)的一侧壁上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生·王月费飞
申请(专利权)人: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