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浮活塞协同驱动发动机及动力产生与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5380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潜浮活塞协同驱动发动机及动力产生与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支撑机构系统、活塞筒与重力箱、潜浮活塞、活塞运动控制器、活塞定角控制开关、启动与制动系统等;在活塞筒与重力箱注入液体后,潜浮活塞在液体浮力与自身重力的协同作用下,沿活塞筒做循环往复运动,使得发动机中心轴左右两侧的潜浮活塞和液体持续不断地产生扭矩差与重力矩差,驱动发动机旋转,为发电机、交通运输设备和工业设备持续提供高质量动力。整个动力产生和使用过程不需要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任何化石能源和核材料,也不需要风力、河水、海浪、潮汐、地热、太阳能等不稳定的自然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动力系统和开创性的动力产生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高稳定、高效率、高清洁、高质量、无资源消耗、低建设成本的潜浮活塞协同驱动发动机及动力产生与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发动机是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的主要动力来源。在国内外发动机市场上,现有蒸汽涡轮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燃气发动机、电动机和核能发动机,蒸汽涡轮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燃气发动机的使用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电动机的使用需要消耗大量电力,而70%以上的电力来自火力发电厂,生产这些电能同样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因而,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持续排放,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不断加剧,从而造成频繁的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安全,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动力源替代传统动力。虽然许多国家已大量发展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电力,但是,由于水力发电受天气、丰水期和枯水期降水量、汇水面积与库容、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风力发电受风力大小、天气和季节变化、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太阳能发电受日照时间、昼夜更替、天气与季节变化、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浮活塞协同驱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系统、若干个活塞筒及其两端的重力箱、每个活塞筒与重力箱内的等量液体、若干个潜浮活塞或潜浮活塞串、若干个活塞运动控制器、若干个活塞定角控制开关、启动与制动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浮活塞协同驱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系统是支撑和固定所有的活塞筒与重力箱和整个发动机的支撑体系,其中,所述的旋转轮圈、旋转轮圈固定支架、旋转轮圈支撑平台、中心轴外缘轮毂平台、发动机中心轴、中心轴支架和发动机底座是支撑机构系统的支撑结构主体,所述的旋转轮圈固定支架既是旋转轮圈的支撑机构,也是活塞筒与重力箱的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浮活塞协同驱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系统、若干个活塞筒及其两端的重力箱、每个活塞筒与重力箱内的等量液体、若干个潜浮活塞或潜浮活塞串、若干个活塞运动控制器、若干个活塞定角控制开关、启动与制动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浮活塞协同驱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系统是支撑和固定所有的活塞筒与重力箱和整个发动机的支撑体系,其中,所述的旋转轮圈、旋转轮圈固定支架、旋转轮圈支撑平台、中心轴外缘轮毂平台、发动机中心轴、中心轴支架和发动机底座是支撑机构系统的支撑结构主体,所述的旋转轮圈固定支架既是旋转轮圈的支撑机构,也是活塞筒与重力箱的固定机构,旋转轮圈固定支架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旋转轮圈上,另一端连接固定在中心轴外缘轮毂平台上,所有的旋转轮圈固定支架的中部采用一根或多根圆形片状箍筋进行紧固连接和加固,圆形片状箍筋与旋转轮圈是同心圆机构,所述的旋转轮圈支撑平台是在两个旋转轮圈及其横梁上铺设钢板而成,所述的中心轴外缘轮毂平台是以发动机中心轴的中心线为中心的正多边形箱体,与发动机中心轴紧固连接,正多边形箱体两侧采用正多边形钢板制作,两个正多边形钢板的每一条边之间采用钢板铺设固定,以增强中心轴外缘轮毂平台的支撑强度和刚性,正多边形箱体的每一个边平面对应一个活塞筒,活塞筒外端和外重力箱安装固定在旋转轮圈支撑平台上,活塞筒内端和内重力箱安装固定在中心轴外缘轮毂平台上,活塞筒中部由旋转轮圈固定支架连接固定,发动机中心轴是承载潜浮活塞协同驱动发动机动力输出的转轴,由发动机旋转大盘两侧的中心轴支架进行支撑,发动机中心轴与中心轴支架之间采用高强度轴承连接和支撑,发动机底座是承载潜浮活塞协同驱动发动机、启动与制动控制器、智能控制系统、多级变速箱和被驱动设备的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浮活塞协同驱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筒与重力箱可以是平衡结构和非平衡结构,平衡结构的活塞筒与重力箱是指活塞筒、重力箱各自两端的粗细是相同的,而且活塞筒同重力箱的粗细也是相同的,活塞筒两端的外重力箱与内重力箱具有相同的体积和容量,并且,活塞筒垂直于中心轴外缘轮毂平台平面,平衡结构的活塞筒与重力箱具有很好的运行稳定性,在保证每个活塞筒和每个重力箱各自的长度、形状、体积、容量完全相同以及各个活塞筒与重力箱中的液体重量也是完全相同的前提下,活塞筒与重力箱也可以设计和制作成非平衡结构的活塞筒与重力箱,非平衡结构的活塞筒与重力箱是指活塞筒、重力箱各自两端的粗细可以不相同,可以设计成一头大、另一头小的活塞筒和一头大、另一头小的重力箱,而且,活塞筒同重力箱的粗细和形状可以不相同,活塞筒两端的外重力箱与内重力箱的体积和容量也可以不相同,并且,活塞筒与中心轴外缘轮毂平台平面之间可以不垂直,所有的活塞筒连同外重力箱可以按照同一个倾斜角度向旋转方向倾斜安装,形成一种不平衡结构状态,非平衡结构活塞筒与重力箱具有很好的运行稳定性,并能够增加活塞筒与重力箱中液体的重力矩差和扭力差,从而,增加发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浮活塞协同驱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筒和重力箱的截面形状可以设计和制作成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合适的形状,活塞筒和重力箱可使用铁、铝、不锈钢、金属合金材料以及亚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c(聚录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树脂、玻璃、陶瓷材料或其他高强度轻质材料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浮活塞协同驱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潜浮活塞中部的重力体的形状是根据活塞筒的形状确定的,可以设计和制作成正方体、长方体、多边形体、圆柱体、椭圆柱体和其他合适的形体,潜浮活塞的重力体可使用铁、不锈钢、铅、铜,以及高密度金属、高密度岩石或其它大比重材料制作,潜浮活塞的密闭空心浮体可使用铁、铝、轻质合金以及亚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c(聚录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树脂、陶瓷或其它高强度轻质材料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浮活塞协同驱动发动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阳先源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