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力杆式制冷机执行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360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真空制冷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加力杆式制冷机执行控制机构。其中包括机械手、操控杆、加力平衡杆、加力杆支撑座、动作执行杆和热导锤,机械手安装在顶板上侧,机械手推动操控杆,沿操控杆的轴线往复滑动,操控杆滑动穿设在顶板和第一冷板上,动作执行杆下端安装有热导锤,热导锤与最后接触冷板抵接,加力平衡杆设置在起始冷板和最后接触冷板之间,加力杆支撑座固定在起始冷板下侧,加力平衡杆转动连接在加力杆支撑座上,加力平衡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动作执行杆和操控杆;解决现有技术下热导锤与最后接触冷板之间正压力较低,热传递不高,降温时间较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制冷机,尤其涉及一种加力杆式制冷机执行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1、为了实现超低温的环境,超低温干式稀释制冷机内部设置有多层板,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顶板、冷板、起始冷板和最后接触冷板,每组板之间的空间相互独立,顶板内部的气体处于真空状态,所以在顶板内所有板材之间全部处于真空的环境之中,该设备在最内部的最后冷接触冷板内的真空空间内存有需要低温保存的设备,制冷机的温度由外至内逐渐降低,层板之间的温度越靠近中心温度越低。

2、现有技术下当需要降低最后接触冷板内的温度,需要将热导锤与最后接触冷板的外侧面进行接触,这样可以实现热传导并最终传递至最后接触冷板内,一般将热导锤与能够进行直线移动的机械手进行连接,机械手推动热导锤下移,使热导锤抵接在最后接触冷板上,但是由于机械手在按压的时候的按压力受限于机械手的极限工作压力,导致热导锤与最后接触冷板接触后的压力较低,热传导传递效率不高,降温时间较慢,另外现有技术还通过齿轮转动的方式进行压接,但是齿轮之间的装配精度较高,在受冷之后会发生收缩变形,导致热导锤无法在制冷机内进行移动,另外,超低温干式稀释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力杆式制冷机执行控制机构,用于超低温干式稀释制冷机,所述超低温干式稀释制冷机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顶板(9)、第一冷板(10)、起始冷板(11)和最后接触冷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力杆式制冷机执行控制机构包括机械手(1)、操控杆(2)、加力平衡杆(3)、加力杆支撑座(4)、动作执行杆(5)和热导锤(6),所述机械手(1)安装在所述顶板(9)上侧,所述机械手(1)推动所述操控杆(2),沿所述操控杆(2)的轴线往复滑动,所述操控杆(2)滑动穿设在所述顶板(9)和第一冷板(10)上,所述动作执行杆(5)下端安装有热导锤(6),所述热导锤(6)与所述最后接触冷板(12)抵接,所述加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力杆式制冷机执行控制机构,用于超低温干式稀释制冷机,所述超低温干式稀释制冷机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顶板(9)、第一冷板(10)、起始冷板(11)和最后接触冷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力杆式制冷机执行控制机构包括机械手(1)、操控杆(2)、加力平衡杆(3)、加力杆支撑座(4)、动作执行杆(5)和热导锤(6),所述机械手(1)安装在所述顶板(9)上侧,所述机械手(1)推动所述操控杆(2),沿所述操控杆(2)的轴线往复滑动,所述操控杆(2)滑动穿设在所述顶板(9)和第一冷板(10)上,所述动作执行杆(5)下端安装有热导锤(6),所述热导锤(6)与所述最后接触冷板(12)抵接,所述加力平衡杆(3)设置在所述起始冷板(11)和所述最后接触冷板(12)之间,所述加力杆支撑座(4)固定在所述起始冷板(11)下侧,所述加力平衡杆(3)转动连接在所述加力杆支撑座(4)上,所述加力平衡杆(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动作执行杆(5)和所述操控杆(2),所述加力杆支撑座(4)与所述动作执行杆(5)的间距小于所述加力杆支撑座(4)与所述操控杆(2)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力杆式制冷机执行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力平衡杆(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操控杆(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滑动螺栓(13)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滑动螺栓(13)与第一螺母旋接,所述第一滑动螺栓(13)螺栓头和所述第一螺母之间设置有所述加力平衡杆(3)和所述操控杆(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柏山张振生关彬刘娜梁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福田区南科大量子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