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含湿含尘烟气处理的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5355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04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对含湿含尘烟气处理的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除尘箱及连接于除尘箱上的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在所述除尘箱内沿烟气流动方向被第一隔板分隔有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在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的连通处设置有背板;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内流动的烟气接触背板后流入至第二流通通道内,所述除尘除湿填料底部设置有集液罩。本技术涉及工业除尘技术领域,在该除尘系统中,烟气进入后能够首先通过微孔滴落的水液进行第一重降尘;烟气流通时碰撞在背板上,进行第二重降尘;烟尘继续流通时接触喷淋架喷淋出的水液初液,进行第三重降尘工作;烟尘继续流通时接触除尘除湿填料进行第四重降尘以及除湿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除尘,具体为一种用于对含湿含尘烟气处理的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1、铁矿石烧结生产工序中,一次混合机将配置后的各种原材料加水润湿、混匀。这些原料包含有含铁矿粉、燃料、烧结返矿、除尘灰、生石灰等,原料被输送时扬起大量粉尘;以及在加水混合过程中,生石灰遇水消化放热并产生大量蒸汽,而蒸汽又将裹挟着一部分微细颗粒,形成含湿含尘粉尘,该含湿含尘的粉尘主要从混合机圆筒进料口排出,由于该烟气粉尘进入至除尘箱内进行除湿降尘处理后再进行排出,而该烟气粉尘湿度高、粘性大,在现有技术中,含湿含尘粉尘进入除尘箱后直接与除尘除湿填料接触而进行除尘除湿,进而导致烟尘在除尘箱内的除尘除湿填料处接触全部的含湿含尘粉尘,进而出现易板结、硬化现象,长时间使用后很容易发生粉尘粘结、管道堵塞,除尘除湿填料便需要更换,否则便丧失了大部分的除尘除湿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对含湿含尘烟气处理的除尘系统,解决了现有的除尘箱除尘除湿手段单一,导致设备易被粉尘粘结、堵塞的问题。

<p>2、为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对含湿含尘烟气处理的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除尘箱(2)及连接于除尘箱(2)上的进气管道(1)和出气管道(12),所述除尘箱(2)内腔贴近出气管道(12)处安装有除尘除湿填料(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尘箱(2)内沿烟气流动方向被第一隔板(3)分隔有第一流通通道(4)和第二流通通道(8),在所述第一流通通道(4)和第二流通通道(8)的连通处设置有背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含湿含尘烟气处理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5)包括形成于其表面的弧形冲击面(51),使所述第一流通通道(4)内流动的烟气沿弧形冲击面(51)流入至第二流通通道(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对含湿含尘烟气处理的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除尘箱(2)及连接于除尘箱(2)上的进气管道(1)和出气管道(12),所述除尘箱(2)内腔贴近出气管道(12)处安装有除尘除湿填料(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尘箱(2)内沿烟气流动方向被第一隔板(3)分隔有第一流通通道(4)和第二流通通道(8),在所述第一流通通道(4)和第二流通通道(8)的连通处设置有背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含湿含尘烟气处理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5)包括形成于其表面的弧形冲击面(51),使所述第一流通通道(4)内流动的烟气沿弧形冲击面(51)流入至第二流通通道(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含湿含尘烟气处理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冲击面(51)包括设于底部与第一流通通道(4)和/或第二流通通道(8)接触的弧面部(51b),以及设于所述弧面部(51b)上的直面部(51a),所述直面部(51a)与弧面部(51b)平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含湿含尘烟气处理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5)还包括形成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瀚博宁成亮周玉宁于洋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德弘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