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308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7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包括:进气管、喷管和混合管;进气管内形成有进气通道;喷管内形成有收缩段、节流段和扩张段,进气通道与收缩段连接,以通过收缩段将燃气流速提升至声速,收缩段与节流段连接,节流段与扩张段连接;混合管内形成有混合通道,混合通道与扩张段连接,混合通道的侧壁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用于对混合通道内通入空气或水蒸气,第二进气口用于对混合通道内通入氧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解决了现有微混燃烧技术在低负荷稳定性差、工作负荷范围窄和NO<subgt;x</subgt;排放较高的缺陷,还能够使喷嘴适用于包括水蒸气和空气在内的多种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


技术介绍

1、微混燃烧室中的微型喷嘴能够精确控制火焰形态,缩小火焰尺寸,减少高温区的停留时间,从而实现低氮排放。若使用氢气等清洁能源作为燃料,则能显著降低碳排放。目前,氢燃料微混喷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直管喷嘴的设计上。

2、然而,传统的天然气燃烧室尚无法满足以氢气为主的灵活燃料安全高效燃烧的要求。尽管微混燃烧技术能够实现氢燃料燃烧,但其在低负荷下的稳定性较差,工作负荷范围有限,且火焰容易产生燃烧振荡,nox排放仍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用以解决现有微混燃烧技术在低负荷稳定性差、工作负荷范围窄和nox排放较高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包括:进气管、喷管和混合管;

3、所述进气管内形成有进气通道;所述喷管内形成有收缩段、节流段和扩张段,所述进气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收缩段的入口端连接,以通过所述收缩段将燃气流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段的孔径为0.4mm至2mm,所述节流段的长度值与所述节流段的孔径值之比为1至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段的收缩率大于或等于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段的扩张率大于或等于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段的孔径为0.4mm至2mm,所述节流段的长度值与所述节流段的孔径值之比为1至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段的收缩率大于或等于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段的扩张率大于或等于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二进气口的上游,所述第一进气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气口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防氢逃逸预混微混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段的出口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猛甘志超韩啸刘玉治王建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