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特别涉及预制顶板与预制墙间的后浇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
技术介绍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构件通过安全可靠的连接节点装配而成的,其形式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和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其中,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建筑工业化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典型代表。研究表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的性能对整个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2、本领域相关技术的现状具体如下:
3、目前顶板和墙节点的施工方法主要为:板采用叠合板,节点区采用后浇混凝土。具体步骤如下:
4、1、将预制墙安装就位,并固定;
5、2、将叠合板预制部分安装就位,并临时固定;
6、3、安装叠合板板面钢筋,并绑扎固定;
7、4、将节点区、叠合板的后浇层用普通混凝土一起浇筑成型;
8、5、后浇混凝土养护。
9、在实际应用中,需满足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叠合板伸入节点区的钢筋长度较长,超过了节点宽度的一半,节点区
...【技术保护点】
1.预制顶板与预制墙间的后浇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包括预制顶板(1)和预制墙(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2)与所述预制顶板(1)连接的一边与位于所述预制墙(2)两面的两道所述预制顶板(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顶板与预制墙间的后浇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附加钢筋(3)与相应的两根所述顶板外伸钢筋(11)之间均为搭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顶板与预制墙间的后浇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附加钢筋(3)与相应的每一所述顶板外伸钢筋(11)之间的搭接长度ll的计算公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顶板与预制墙间的后浇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包括预制顶板(1)和预制墙(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2)与所述预制顶板(1)连接的一边与位于所述预制墙(2)两面的两道所述预制顶板(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顶板与预制墙间的后浇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达石,姜弘,张宸,徐正良,蔡创,高继锦,张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