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集流体及其制作方法、装置及使用复合集流体的电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172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7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集流体及其制作方法、装置及使用复合集流体的电池,制作方法包括;在真空室内间隔设置第一辊和第二辊,第一辊将高分子薄膜放卷,第二滚将高分子薄膜收卷;高分子薄膜从第一辊朝向第二辊以0.8m/s~1.2m/s的速度移动,在高分子薄膜的下方设置铝蒸汽蒸发装置,铝蒸汽蒸发装置将铝加热到1100℃~1400℃,使铝蒸发并在高分子薄膜的表面沉积厚度为0.8μm~1.2μm的第一铝层;向真空室内注入氧气,高分子薄膜从第二辊朝向第一辊以3m/s~5m/s的速度移动,蒸汽铝和氧气反应,在第一铝层的表面沉积0.9nm~1.1nm厚的氧化铝层。该方法所需成本低,且制作的复合集流体能在电芯结构遭受破坏短路的瞬间,通过切断电子通道来自动断路,消除电芯起火和爆炸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集流体,具体的是一种复合集流体及其制作方法、装置及使用复合集流体的电池


技术介绍

1、伴随着储能电芯的发展,电芯越做越大,能量密度不断增长。高能量密度要求在有限空间内推动氧化正极和还原负极,这大大增加了大容量电芯发生火灾和爆炸的风险。由于机械变形引起的瞬时内部短路是电池发生剧烈火灾和爆炸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一个对机械变形具有高抗性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非常重要。在电极设计方面,研究者们提出了自断裂电极。当受到机械冲击时,电极会坍塌,从而通过将损坏部分与其余部分隔离来限制短路电流。自断裂的集流体是通过预蚀同心裂纹制成的。然而,在运输过程中,预蚀裂纹容易受到振动的影响破裂,使其难以应用于实际大规模应用中。此外,预蚀工艺也存在一些问题,过于复杂,无法用于大规模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集流体及其制作方法、装置及使用复合集流体的电池,该复合集流体制作方法只需在真空环境中将铝加热到预设的温度,使铝蒸发并沉积在高分子薄膜表面形成第一铝层,提供氧气与铝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集流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积过程中,所述铝蒸汽蒸发装置升温到1100℃~14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沉积所述第一铝层的过程中,所述高分子薄膜从所述第一辊朝向第二辊以1m/s的速度移动,并在所述高分子薄膜的表面沉积厚度为1μm的第一铝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沉积所述氧化铝层的过程中,所述高分子薄膜从所述第二辊朝向第一辊以4m/s的速度移动,并在所述第一铝层的表面沉积1nm厚的氧化铝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集流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积过程中,所述铝蒸汽蒸发装置升温到1100℃~14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沉积所述第一铝层的过程中,所述高分子薄膜从所述第一辊朝向第二辊以1m/s的速度移动,并在所述高分子薄膜的表面沉积厚度为1μm的第一铝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沉积所述氧化铝层的过程中,所述高分子薄膜从所述第二辊朝向第一辊以4m/s的速度移动,并在所述第一铝层的表面沉积1nm厚的氧化铝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沉积所述氧化铝层的过程中,所述高分子薄膜从所述第二辊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子豪陈伟李华伟赵世彬
申请(专利权)人:盛虹动能科技泰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