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单体和发声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1128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7 13:07
本技术公开一种发声单体和发声模组,涉及电声换能技术领域,磁轭的边轭板位于中心轭板的外侧,且与中心轭板不共面,第一磁组件设于中心轭板,第一磁组件的边磁部对应中心磁部的两个长轴边设置,第二磁组件设于边轭板,并与连接板间隔以形成第二磁间隙,振动系统包括沿第一方向振动的第一振动组件和第二振动组件;其中,第一磁组件背离中心轭板一侧的表面低于连接板的内表面背离中心轭板的一端,且之间形成第一振动空间,第一振膜的周缘连接于边轭板,发声单体工作时,第一振膜的至少部分在第一振动空间内振动。本技术的发声单体有效减小Z向的高度,且能够实现轻薄化设计,且可以实现声偶极子,达到远场消音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声换能,特别涉及一种发声单体以及应用该发声单体的发声模组。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音频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人们对音频设备的要求不仅仅限于视频音频的播放,更是对音频设备的综合性能提出更多要求,例如便携性、舒适性、美观性以及通话私密性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5g时代的到来,移动多媒体技术也随之发展,很多音频设备具有多种娱乐功能,如视频播放、数码摄像、游戏、gps导航等,都要求音频设备内的电子元器件越来越精密和紧凑。

2、随着对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要求越来越高,电子设备中留给微型发声装置的装配空间越来越小,为了满足声学性能的要求,因此需要预留较大的振动空间来满足大振幅需求。目前常规扬声器方案难以同时兼顾性能、轻薄化及通话私密性等多种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声单体和发声模组,旨在提供一种有效减小z向的高度的发声单体,该发声单体可以实现远场消音的效果,还可以实现发声单体及模组的超薄设计,占用的装配空间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磁部包括层叠设置的中心磁铁和中心导磁板,所述中心磁铁连接于所述中心轭板,所述边磁部包括层叠设置的边磁铁和边导磁板,所述边磁铁连接于所述中心轭板,所述边磁铁包括两个,每一所述边磁铁对应一所述长轴边设置,所述中心磁铁的充磁方向与所述边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磁铁、外导磁板及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连接于所述边轭板,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磁铁的充磁方向与所述边磁铁的充磁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磁部包括层叠设置的中心磁铁和中心导磁板,所述中心磁铁连接于所述中心轭板,所述边磁部包括层叠设置的边磁铁和边导磁板,所述边磁铁连接于所述中心轭板,所述边磁铁包括两个,每一所述边磁铁对应一所述长轴边设置,所述中心磁铁的充磁方向与所述边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磁铁、外导磁板及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连接于所述边轭板,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磁铁的充磁方向与所述边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膜包括第一中央部、环绕所述第一中央部的第一折环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折环部外侧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边轭板,所述第一音圈连接于所述第一中央部,所述第一折环部朝向所述第一振动空间内凸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折环部位于所述第一振动空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磁组件用于形成所述第二磁间隙的内表面背离所述边轭板的一端低于所述中心轭板背向所述第一磁组件一侧的表面,且之间形成第二振动空间,所述第二振膜的周缘连接于所述第二磁组件,所述发声单体工作时,所述第二振膜的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二振动空间内振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膜包括第二中央部、环绕所述第二中央部的第二折环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折环部外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磁组件,所述第二折环部朝向所述第二振动空间内凸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折环部位于所述第二振动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滨蔡晓东张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