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护边角钢结构。
技术介绍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棱角处,一般都会设置护边角钢,以加强棱角处的耐磨性,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在现有技术中,∠50×5护边角钢先在工厂制作,焊好锚筋,然后现场安装。
2、当工程中锚筋的间距较小,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诸多问题。焊接锚筋时角钢在焊缝处产生温度应力,角钢表面出现不均匀的焊接变形,导致其表面产生扭曲,角钢的弯曲矢高大大超过了2.5l/1000(l为角钢长度)的要求,进行矫正也达不到较好的效果。埋设后角钢与混凝土表面高差大于或等于5mm,护边角钢前沿线顺直偏差大于或等于5mm,均不能符合规范要求。护边角钢安装时,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已绑扎完毕,钢筋的间距与锚筋的间距不同,且焊接锚筋时存在施工偏差,会导致护边角钢不能就位。此外,在一些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尺寸的限制,安放护边角钢时,其锚筋无保护层,为保证保护层厚度,需对部分锚筋切断然后重新焊接,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结构护边角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护边角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筋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锚筋沿所述角钢的第一边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护边角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段与所述角钢的第一边长度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护边角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段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二直段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护边角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锚筋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锚筋沿所述角钢的第二边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结构护边角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护边角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筋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锚筋沿所述角钢的第一边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护边角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段与所述角钢的第一边长度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护边角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段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二直段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护边角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锚筋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锚筋沿所述角钢的第二边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护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凤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