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照明装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的充电口灯。
技术介绍
1、充电口灯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配件,为用户提供指示作用,以方便在黑暗环境下,用户能够将外部的充电器插头和车身上的充电插口准确匹配,满足充电需求。因此,目前的充电口灯存在发光强度弱、功能单一和用户体验感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的充电口灯,能够使充电口灯同时具有指示和照明的作用,扩展充电口灯的功能,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的充电口灯,至少包括:
4、电路板;
5、至少两个光源,间隔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6、透镜,设置在所述光源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且所述透镜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结构远离所述光源的两条边通过弧线连接;
7、光学齿,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结构远离所述光源的一边上;以及
8、灯壳,环绕所述电路板、所述光源、所述透镜和所述光学齿设置。
9、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三角形结构包括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设置在所述光源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10、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三角形结构包括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夹角为80°-100°。
11、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三角形结构包括第三侧边,所述第三侧边连接所述第一侧边和
1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弧线连接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且所述弧线向远离所述透镜内部的方向凸出。
13、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灯壳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边远离所述第三侧边的一侧。
14、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灯壳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弧线远离所述透镜的内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15、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灯壳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一侧。
16、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一体成型。
17、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透光部件,所述第三壳体为不透光部件。
18、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的充电口灯,能够为用户提供指示作用,以方便用户在黑暗环境下可以准确找到充电插口。而且,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口灯具有照明功能,为用户在充电口附近的活动提供均匀的光线,提升客户的体验感。
19、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的充电口灯,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结构包括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设置在所述光源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结构包括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夹角为80°-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口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结构包括第三侧边,所述第三侧边连接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且所述光学齿设置在所述第三侧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口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线连接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且所述弧线向远离所述透镜内部的方向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口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边远离所述第三侧边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口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弧线远离所述透镜的内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的充电口灯,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结构包括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设置在所述光源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结构包括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夹角为80°-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口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结构包括第三侧边,所述第三侧边连接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且所述光学齿设置在所述第三侧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口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线连接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且所述弧线向远离所述透镜内部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黄俊,林祥辉,齐峰,陈超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