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近明目保健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防近明目保健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水牛角8~12份、冰片1~3份、叶黄素4~6份、当归8~12份、赤芍8~12份、桑叶6~10份、车前子12~18份、菊花8~12份、秦皮12~18份和决明子12~1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多年行医经验,结合中医理论,选择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痛、清热燥湿、血液循环的天然中药植物,经各原料共同作用,能够缓解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疲劳、眼干、眼涩、眼红、视物时模糊、黑眼圈、重影、畏光、迎风流泪眼部不适等症状,且效果显著、见效快,通过缓解眼疲劳,预防近视,延缓近视发展;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便于扩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涉及范围越来越广,人们的使用频率也大大增加,而这些电子产品就加重了眼睛的负担;但由于很多人不恰当的用眼方式,导致人体眼部的负荷增大,近视群体范围也逐年扩大。
2、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身体健康的当下,呵护眼睛已经成为社会的追求。人们为了缓解干眼症,使眼睛恢复明亮,常使用明目液或滴眼液,但明目液或滴眼液中大多含有各种防腐剂、激素、抗生素、消炎等组份,这些组成用量很少的时候对眼睛不会造成损伤,但是长期使用有可能会引起眼睛不适,同时目前市售的护眼液大多功能性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近明目保健液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防近明目保健液经各原料的选择,能够缓解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疲劳、眼干、眼涩、眼红、视物时模糊、黑眼圈、重影、畏光、迎风流泪眼部不适等症状,且效果显著、见效快。
2、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近明目保健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近明目保健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4、水牛角8~12份、冰片1~3份、叶黄素4~6份、当归8~12份、赤芍8~12份、桑叶6~10份、车前子12~18份、菊花8~12份、秦皮12~18份和决明子12~18份。
5、本专利技术中各原料如下:</p>6、水牛角:呈稍扁平而弯曲的锥形,长短不一。表面棕黑色或灰黑色,一侧有数条横向的沟槽,另一侧有密集的横向凹陷条纹。上部渐尖,有纵纹,基部略呈三角形,中空。角质,坚硬。气微腥,味淡。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等功效。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
7、冰片: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松脆结晶;气清香,味辛、凉;具挥发性,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本品在乙醇、氯仿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应为205~210℃。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等功效。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8、当归: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9、赤芍: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向凸起的皮孔,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等功效。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10、桑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5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不规则分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等功效。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11、车前子: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长约2mm,宽约1m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气微,味淡。具有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等功效。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12、菊花: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外层苞片卵形或条形,外表面中部灰绿色或淡棕色,通常被有白毛,边缘膜质;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膜质,外表面无毛。总苞基部有的残留总花梗。舌状花1轮,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气芳香,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13、秦皮: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等功效。湿热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14、决明子:略呈棱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长3~7mm,宽2~4mm。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一端较平坦,另端斜尖,背腹面各有1条突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1条斜向对称而色较浅的线形凹纹。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子叶2,黄色,呈“s”形折曲并重叠。气微,味微苦。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等功效。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15、叶黄素:红色粘性油光,叶黄素能够预防眼睛光损伤,防止因叶黄素缺失引起的视力退化和失明症,以及因机体衰老引发的心血管硬化、冠心病和肿瘤疾病。是眼睛视网膜、黄斑不能缺失的主要组成物质;防止眼睛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变异;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吸收紫外线、蓝光,根本化解眼睛光中毒;具有血管扩张功能,改善眼底血液微循环,促进营养物质供应。
16、优选地,所述防近明目保健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17、水牛角9~11份、冰片1~2份、叶黄素5~6份、当归9~11份、赤芍9~11份、桑叶7~9份、车前子14~16份、菊花9~11份、秦皮14~16份和决明子14~16份。
18、优选地,所述防近明目保健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19、水牛角10份、冰片2份、叶黄素5份、当归10份、赤芍10份、桑叶8份、车前子15份、菊花10份、秦皮15份和决明子15份。
20、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防近明目保健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a)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并进行粉碎;
22、(b)将水牛角、当归、赤芍、桑叶、车前子、菊花、秦皮和决明子添加至水中进行加热提取、过滤,收集馏出液;
23、(c)将冰片和叶黄素溶于馏出液中,即得所述防近明目保健液。
24、优选地,所述水的添加量为水牛角、当归、赤芍、桑叶、车前子、菊花、秦皮和决明子总质量的10~15倍。
25、优选地,所述加热提取温度为90~100℃。
26、优选地,所述加热提取时间为4~6h。
27、优选地,所述粉碎后的各原料粒径不小于50目。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近明目保健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近明目保健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近明目保健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近明目保健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近明目保健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近明目保健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防近明目保健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添加量为水牛角、当归、赤芍、桑叶、车前子、菊花、秦皮和决明子总质量的10~15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提取温度为90~10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提取时间为4~6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后的各原料粒径不小于50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近明目保健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近明目保健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近明目保健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近明目保健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近明目保健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近明目保健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防近明目保健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祥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黄万应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