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锻件成型模具及成型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5049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7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轮锻件成型模具及成型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锻件成型技术领域,一种车轮锻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还包括:下模座,下模座设置在上模座的下侧,下模座的顶部和上模座的底部均设置有腔体,两个腔体合围形成用于车轮胚料成型的成型腔;以及顶出机构,顶出机构设置在下模座上,用于顶出成型腔内成型后的车轮胚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密闭机构对顶杆进行遮挡覆盖,减少由于顶杆内陷或凸出造成的变形,提高加工精度,同时,铸造时顶杆受到的压力减少,提高其使用寿命,且在顶杆对车轮胚料顶出时,成型座的各个分模座自动分开,避免锻造后的胚料与模具贴合紧密不容易脱模,减轻脱模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件成型,尤其涉及一种车轮锻件成型模具及成型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车轮锻件即轮毂,轮毂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特定机械性能、形状和尺寸的轮毂加工方法。目前的锻造设备在进行锻造时,需要将铝合金加热,然后通过加压将其锻造成型。在自动化的车轮锻造过程中,坯料在机械手的夹持下,逐次地在各个模具中转移,逐步将方形的车轮锻造成为圆形的车轮。

2、在坯料转移时,需要顶出装置将其从模具中顶起,以便于机械臂上的夹钳夹持住坯料,顶出机构的驱动结构通常为曲柄结构、油/气压缸等往复运动装置,一般来说,在加工同一规格的轮毂时,往复运动装置的上下极点是固定的,但是,由于调整精度、温度变化、磨损等原因,顶杆上表面可能不与下模具底面重合,在上模具的锻造压力下,坯料表面内陷或凸出,降低加工精度,同时,当顶出结构凸出时,顶出间隔会承受较大的锻造压力,降低使用寿命;且锻造后的成型锻件与模具贴合紧密不容易脱模,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锻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锻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结构包括开设在活动座(202)上的滑槽(7)、滑动连接在滑槽(7)内的挡板(701)以及设置在滑槽(7)内壁和挡板(701)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702),所述挡板(701)活动连接在凹孔(5)内,相邻两个所述密闭结构的挡板(701)活动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轮锻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固设在固定座(201)内的液压缸(8)、与液压缸(8)柱塞杆(801)相连的第二弹性伸缩杆(802)以及设置在第二弹性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锻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锻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结构包括开设在活动座(202)上的滑槽(7)、滑动连接在滑槽(7)内的挡板(701)以及设置在滑槽(7)内壁和挡板(701)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702),所述挡板(701)活动连接在凹孔(5)内,相邻两个所述密闭结构的挡板(701)活动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轮锻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固设在固定座(201)内的液压缸(8)、与液压缸(8)柱塞杆(801)相连的第二弹性伸缩杆(802)以及设置在第二弹性伸缩杆(802)端部的顶杆(803),所述顶杆(803)与挡板(701)活动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轮锻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8)的柱塞杆(801)连接有第一拉绳(8011),所述第一拉绳(8011)远离柱塞杆(801)的一端穿过活动座(202)并与挡板(701)固定相连,所述固定座(201)内设置有用于第一拉绳(8011)导向的导向座(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轮锻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开设在固定座(201)内的凹槽(10)、滑动连接在凹槽(10)内的限位块(1001)以及设置在限位块(1001)和凹槽(10)内壁之间的第二弹性元件(1002),所述活动座(202)上开设有与限位块(1001)相配合的限位槽(2021),所述限位块(1001)远离限位槽(2021)内壁的一侧开设有与活动座(202)活动相抵的受力斜面,所述挡板(701)上固设有推杆(7011),所述推杆(7011)远离挡板(701)的一侧与限位块(1001)活动相抵。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生杨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永鑫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