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调节,具体为一种用电设备智能控制器。
技术介绍
1、用电设备是指需要电力来运行的各种设备和装置,这些设备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商业运营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智能控制器的运用,使用电设备不仅能够更加高效、可靠地运行,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适的体验,主要表现在提高能效、增强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安全性、延长设备寿命、环境适应性和数据记录与分析等,因此性能优劣的智能控制器直接影响用电设备的使用。
3、但现有智能控制器存在以下不足:
4、随技术发展现有控制器软硬开发基本成熟,极小概率会影响控制器的正常使用,但自然条件人为无法干预,其中温度的高低均会对控制器的做工造成较大限制,传统控制器多以物理控温的方式,调节内置各电气元件的做工环境,但所使用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如:
5、现有控制器所设控温组件,多以较为暴力的方式,将持续导入的热冷气直接输送到机体内部,过程中各元器件均会受到反向温度的冲击,长期使用会加速各材料的老化和损伤,极大缩减控制器使用寿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电设备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延长边框(2),所述延长边框(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气整装体(3),所述电气整装体(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封板(4),所述主壳体(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组合并架(5),两组所述合并架(5)的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承托底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设备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板(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接电座(706),所述加强托板(7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独立电源(707),所述独立电源(7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导线(716),一组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电设备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延长边框(2),所述延长边框(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气整装体(3),所述电气整装体(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封板(4),所述主壳体(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组合并架(5),两组所述合并架(5)的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承托底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设备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板(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接电座(706),所述加强托板(7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独立电源(707),所述独立电源(7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导线(716),一组所述第一导线(716)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在转接电座(706)的内部,每个所述导电接头(76)的接线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二导线(717),每组所述第二导线(717)的输入端均与走线板(72)的内部排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电设备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托板(7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模块(708),所述控制模块(708)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信息线(718),一组所述第一信息线(718)的输入端均与设备内部排线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70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二信息线(719),一组所述第二信息线(719)的输出端均与独立电源(707)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设备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底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体泵机(710),所述分体泵机(710)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一组第一分流管道(712),一组所述第一分流管道(712)的进液端均贯穿储液箱(709)的外表壁,并与储液箱(709)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分体泵机(710)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交汇箱(7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电设备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金属导管(79)的进液端均固定安装有堵头(72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辉亚,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普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