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监测,尤其涉及一种利于电力快速抢修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关键基础设施,为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居民生活等各个领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对电力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现有的电力监测装置主要采用传统的传感器和仪表,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手段十分有限,特别是对于一些在山区架设的高压输送线路,电力施工人员无法准备监测和判断电力系统的状态,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对电力系统线路监测,且在电力故障发生时,现有的故障定位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巡查和经验判断,这种方式效率低下,而且定位精度不高,无法快速地判断出电力系统中因风偏或者覆冰等受到危害的位点,进而影响电力施工人员对电力系统抢修的效率,且在故障发生后,调度人员需要通过电话、通信等方式获取现场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和判断,制定调度方案,这种方式不仅响应速度慢,而且容易出现人员物资分配不合理等情况,影响抢修进度和电力系统的恢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电力快速抢修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监测装置,包括两根电线杆(1),两根电线杆(1)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横担(2),第一横担(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绝缘子(3),位于同一水平向上的绝缘子(3)上端活动连接有电缆线(6),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电线杆(1)的上端之间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横担(4),第二横担(4)的末端还固定安装有第三横担(7),第三横担(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结构(8),其中支撑结构(8)包括与第三横担(7)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801),第一支撑杆(80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杆(802),第二支撑杆(802)上远离第二横担(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电力快速抢修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监测装置,包括两根电线杆(1),两根电线杆(1)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横担(2),第一横担(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绝缘子(3),位于同一水平向上的绝缘子(3)上端活动连接有电缆线(6),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电线杆(1)的上端之间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横担(4),第二横担(4)的末端还固定安装有第三横担(7),第三横担(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结构(8),其中支撑结构(8)包括与第三横担(7)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801),第一支撑杆(80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杆(802),第二支撑杆(802)上远离第二横担(4)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与电缆线(6)对应设置的拉钩(16),拉钩(16)上活动连接第二监测组件(11),且第二监测组件(11)的另一端与电缆线(6)上对应位置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杆(802)的另一侧外壁与拉钩(16)对应位置还固定安装有延伸杆(803),延伸杆(803)的底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调节杆(804),调节杆(804)上活动安装有第一监测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电力快速抢修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监测组件(11)包括连接筒(1101),连接筒(11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拉钩(16)配合连接的上连接钩(1105),连接筒(1101)的另一端滑动安装有第二连接钩(1106),连接筒(1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1102),且第二连接钩(1106)的末端贯穿经过第二固定块(1102)上对应位置延伸至第二固定块(1102)的另一侧且固定安装有滑动块(1104),滑动块(1104)的与第二固定块(110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103),且第二连接钩(1106)位于第二复位弹簧(1103)内部设置,第二固定块(1102)上靠近滑动块(1104)的一侧外壁还固定安装有分级按压开关(1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于电力快速抢修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6)上与第二连接钩(1106)末端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组件(12),连接组件(12)包括与电缆线(6)固定连接的连接块(1201),连接块(120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挂耳(1202),且第二连接钩(1106)的末端与第二挂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深三,肖虎,陈汝巍,汪萍,张康康,王芳,汪鑫,王瑞,宛兴宝,徐泓,崔屹林,吴闰杰,彭琪,牛立新,欧培,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东至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