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油回收无人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991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8:07
溢油回收无人艇,属于溢油回收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无人艇将吸油索放在水面上,不利于吸油索的舒展,以及可能会出现吸油索缠绕在螺旋桨上的问题,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均分别滑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移动基座和若干个第二移动基座,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均转动设置有若干个传动齿轮,第一移动基座和第二移动基座上均分别固定设置有弹射组件和调位组件,调位组件上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上活动连接有吸油索,船体的尾部分别设置有推进组件和防护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弹射的方式将吸油索弹射在水面上,有利于吸油索的舒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螺旋桨与吸油索隔离的同时,不会影响无人艇对溢油回收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溢油回收,具体为溢油回收无人艇


技术介绍

1、溢油回收无人艇,是一种能够自主进行作业的无人艇,主要用于水域溢油回收处理的工作,通常是在无人艇上设置吸油索,通过无人艇带动吸油索在溢油的水面上滑动,再通过吸油索对溢出的油污进行吸附,以实现对溢油进行回收处理的目的。

2、目前对溢油进行回收处理的工作的过程中,无人艇会将吸油索放至水面上,再拖动吸油索在水面上滑动,实现对溢油进行吸附的效果,由于吸油索长度较长,因此,吸油索初始时是折叠或者收卷在无人艇上的,在对溢油进行回收处理的过程中,若是无人艇只是将吸油索放在水面上,一是不利于吸油索的舒展,二是放在水面上的吸油索距离无人艇太近,有可能会出现吸油索缠绕在螺旋桨上的问题,不仅会造成吸油索的损坏,还有可能造成无人艇损坏,进而会影响整个溢油回收处理工作的进度。

3、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溢油回收无人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溢油回收无人艇,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无人艇将吸油索放在水面上,不利于吸油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溢油回收无人艇,包括船体(1)和设置在船体(1)上的控制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甲板上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座(4)和第二安装座(3),第一安装座(4)和第二安装座(3)上均分别滑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移动基座(5)和若干个第二移动基座(6),第一安装座(4)和第二安装座(3)上均转动设置有若干个传动齿轮(40),且传动齿轮(40)分别与第一移动基座(5)和第二移动基座(6)进行啮合连接,第一移动基座(5)和第二移动基座(6)上均分别固定设置有弹射组件(7)和调位组件(8),调位组件(8)上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9),连接组件(9)上活动连接有吸油索(10),船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油回收无人艇,包括船体(1)和设置在船体(1)上的控制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甲板上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座(4)和第二安装座(3),第一安装座(4)和第二安装座(3)上均分别滑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移动基座(5)和若干个第二移动基座(6),第一安装座(4)和第二安装座(3)上均转动设置有若干个传动齿轮(40),且传动齿轮(40)分别与第一移动基座(5)和第二移动基座(6)进行啮合连接,第一移动基座(5)和第二移动基座(6)上均分别固定设置有弹射组件(7)和调位组件(8),调位组件(8)上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9),连接组件(9)上活动连接有吸油索(10),船体(1)的尾部分别设置有推进组件(20)和防护组件(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油回收无人艇,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座(4)包括固定安装在船体(1)甲板上的底座(41),底座(41)的顶面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滑槽(42)和若干个第二滑槽(43),第一滑槽(42)与第二滑槽(43)呈交替排列,且第一安装座(4)与第二安装座(3)的组成结构与连接方式均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油回收无人艇,其特征在于:第一移动基座(5)包括内嵌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42)内腔中的基座本体一(51),基座本体一(5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一(52),齿条一(52)与传动齿轮(40)进行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油回收无人艇,其特征在于:第二移动基座(6)包括内嵌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43)内腔中的基座本体二(61),基座本体二(6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二(62),齿条二(62)与传动齿轮(40)进行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油回收无人艇,其特征在于:弹射组件(7)包括固定安装在基座本体一(51)上的储藏室(71)和内嵌滑动安装在储藏室(71)内部的推板(72),储藏室(7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u形支架(73),u形支架(73)上固定安装有弹射器(74),弹射器(74)的输出端贯穿设置在储藏室(71)的侧壁上,且弹射器(74)的输出末端固定连接在推板(72)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油回收无人艇,其特征在于:吸油索(10)包括吸油索主体(101),吸油索主体(101)靠近连接组件(9)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1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溢油回收无人艇,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9)包括固定安装在电动伸缩柱(8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应俊杰黄勇敏黄益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满洋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